AI肝胆超级医生融融

搜索文档
北京率先打造医疗领域中试基地: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生病
北京商报· 2025-09-14 12:24
文章核心观点 - 医疗领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2025年服贸会正式启动并成为焦点 该基地作为首批获批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旨在通过打造共性能力平台加速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规模化 标准化和体系化发展 覆盖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两大方向 提供全流程服务 推动人工智能与医疗深度融合 最终实现"让数据多跑腿 群众少生病"的目标 [1][4][5][6][9] 中试基地建设与定位 - 中试基地是首批获批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由北京市发改委主管 北京市卫健委主责 中国联通专门成立的北京医疗健康大模型有限公司全面承接建设和运营 [1][5] - 基地定位为大型"孵化工厂" 为医院 企业等相关主体提供全流程服务 覆盖诊疗 药物研发等环节 [1] - 基地旨在打造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 标准化 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 汇聚行业资源和产业能力 推广应用成果 孵化创新主体 打造开放生态 [4] 服贸会展出成果 - 中试基地在2025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中央位置首次全面展出31项医疗AI互动产品 [1] - "眼底疾病与重大慢病预警系统"前排起长队 该设备具备自动对焦 自动拍摄与AI智能识别功能 3分钟内实现从图像采集到分析报告生成的全流程 可快速识别30余种眼病和10余项全身风险 累计服务人次超过400万 [2] - 展区还设有ePascal80东风系列超声设备 AI肝胆超级医生"融融" AI牙医 北京市预约挂号平台等15个实用产品 以及智能病理辅助诊断平台 儿童头颈手术机器人 心血管超声智能体等16个面向专业人士的专业产品 [3] 服务方向与体系 - 基地聚焦精准诊疗和生物医药制造两大方向 [6] - 精准诊疗方面打造"需求验证—产品研发—应用推广"三大阶段15个环节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加速人工智能成果孵化 [6] - 生物医药制造方面构筑"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上市审批"四大阶段15个环节的全流程研发体系 助力药物研发智能化转型 [6] - 通过联合在京三甲医院和头部科技公司推进服务 成立联合研发实验室和创新中心 推动产品研发与应用推广 [5] 数据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基地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据问题 包括权属模糊 交易机制不成熟 安全合规要求高等 [7] - 正在打造医疗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 在北京市卫健委指导下对接北京区域三医(医疗 医保 医药)数据 包括门诊挂号 住院诊疗 CT影像 检查检验 医保支付等资源 [7] - 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依托基地技术及生态 打造覆盖多中心 多专科 多场景的医疗大模型与应用评测体系 提供公正 权威 科学的评测标准 [8] 未来发展规划 - 需要实现行业内企业 医院等机构之间的高效联动 推动创新要素聚集 解决产业核心问题 [9] - 在数据高效流通利用基础上 借鉴中医"上医治未病"理念 通过日常健康数据监测或眼底照片等 AI提前识别风险并干预 实现疾病预防 [9] - 最终目标是贯通医疗机构与企业 深入运用人工智能 让每个人切身体会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价值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