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10吨级电氢耦合自动驾驶底盘
icon
搜索文档
四川新工绿氢:以电氢装备与场景落地推动氢能实践
势银能链· 2025-09-26 03:10
行业现状与挑战 - 氢能产业处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 面临制氢效率低、成本高 储运环节安全管控与经济性平衡难 应用场景设备兼容性差及标准不统一等难题 工业重载和分布式能源供应领域亟需落地解决方案[2] 公司战略与核心技术 - 公司以电氢耦合为核心逻辑 通过装备研发、标准构建和场景落地全链条发力 解决技术分散与需求集成不匹配的矛盾[3] - 业务布局以一平台、两装备、三应用为支柱 打通风光氢-储充换-梯次利用-回收循环产业链闭环 形成源网荷储协同模式[3] - 产品定义聚焦移动、智能、柔性、离网、应急特性 技术路径采用PEM+、复合、热碳协同[3] 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 - 制氢与储氢端:天制一号PEM电解槽提供5-500标方灵活选择 天站一号撬装式制加氢一体站模块化集成制氢、纯化、压缩、存储和加注系统 解决传统加氢站建设周期长和投资高问题[4] - 能源应用端:天氢一号氢能发电站与天醇一号甲醇发电站构建电-氢-醇-电闭环 通过绿电制绿氢、绿氢制绿色甲醇实现能源灵活调配 解决氢能储运成本高难题[6] - 跨界融合端:全球首款矿山版人形机器人氢能背包提升高危场景续航 氢能机器狗采用PEM燃料电池 续航时间较锂电版本提升3倍以上 适应-30~55℃极端环境[6] 技术突破与商业化进展 - 2025年1月发布自研氢燃料电池系统测试平台(5KW-200KW) 同月落地天醇一号甲醇发电站[7] - 2025年3月为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木星一号试验提供总体方案编制咨询、电气测试与电子控制、高纯氢气存储与柔性输送技术支持[7] - 2025年3月与俊瑞绿氢签署超亿元采购协议 2025-2026年将提供20台制氢设备(单台≥1000Nm³/h)和8台氢能发电站[7] - 2025年7-8月发布全球首款10吨级电氢耦合自动驾驶底盘、无人驾驶运载车及光储氢充一体机 后者转换效率超98% 集成光伏、储能、制氢和充电功能[8] 行业趋势与公司定位 - 氢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公司通过电氢耦合连接风光发电、储能、交通和工业领域 以场景创新推动氢能应用[10] - 公司探索为行业提供可借鉴路径 通过技术、产品和标准多维度协同实现企业价值与产业价值共赢[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