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织锦

搜索文档
文旅为桥共叙琼台情 两岸业界共谈合作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5-09-23 07:35
中新网海口9月21日电 (张茜翼 黄方舟)"文化需借助旅游为载体,才能更好地传递其细腻质感,实现可 持续发展。"台北艺术大学文化资源学院兼任助理教授施国隆21日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海南通过文旅融 合,将传统文化以更系统、更生动的方式传承与传播,令人印象深刻。 9月21日,"情系琼台·魅力双岛——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活动在海口启动。活动现场展示的文创产品 吸引台湾文旅从业者驻足观摩。 中新网记者 张茜翼 摄 她表示,此行希望更深入地了解海南的文化和年轻一代旅游文化从业者的发展现状,以便将更多独特本 土元素融入未来设计,推动更具地方特色的文创内容发展。 9月21日,"情系琼台·魅力双岛——两岸文化和旅游联谊行"活动在海口启动。活动现场的黎族织锦技艺 展示,吸引台湾文旅从业者驻足观摩。 中新网记者 张茜翼 摄 台湾《旅读》杂志整合营销经理胡志伟表示,该平台聚焦能够吸引年轻群体的旅游元素,重点关注涉海 运动、登山探险等户外体验类项目。他期待通过增强内容互动性与沉浸式体验,让更多台湾年轻一代认 识海南、了解海南,促进琼台两地文旅交流与合作。 活动现场进行了海南省文化和旅游推介,并特设非遗互动体验区与文创产品展示区。黎族 ...
老手艺的新引擎:借力AI推动海南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海南日报· 2025-08-28 01:09
人工智能赋能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 - 人工智能技术为传统手工艺保护与传承打开新局面 突破传统记录局限性 在创新设计 教育传播与产业升级中产生巨大效能 实现手工艺文化基因活化利用[1] - 当前人工智能应用存在文化解读错误 文化寓意变迁 文化语义偏差现象 传统手工艺核心元素与文化符号难以准确呈现 使保护发展遭遇困境[1] - 构建"标准—转译—关联"三位一体传统手工艺知识图谱成为破解之道[1] 元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 当前海南传统手工艺标准术语体系不一致 存在重"形"轻"神" 偏"静"略"动"等问题 如黎锦"甘工鸟"图案爱情故事鲜为人知 昌江黎陶陶土配方 烧制火候等核心技艺缺乏系统记录[2] - 创新构建器物层(外表形态) 组织层(行为层面) 精神层(精神要素)三层级分类体系[2] - 器物层元数据聚焦装饰图案 风格造型 文化符号等外在形态 组织层元数据锁定工艺技法 工序流程 传承关系等行为动态过程 精神层元数据聚焦风俗习惯 民族传统 人文观念 神话历史等精神要素[2] 隐性知识数字化转译 - 传统手工艺精髓多藏于匠人指尖 心口相传的秘诀中 是没有文字记录的"隐性知识"[3] - 对"看得见"的器物层进行数字化资料收集 用高清设备拍摄黎锦纹样 椰雕作品 专业团队进行多维度标注 智能系统分析图案特征[3] - 对"摸得着"的技艺进行数据转化 借助传感器记录 动态影像捕捉等手段记录匠人雕刻手势 用录音笔保存经验口诀 将"烧陶要看火候"转化为具体温度曲线和时间参数[3] 多模态知识关联网络 - AI解析传统手工艺时常出现误解 如把黎锦图腾纹样误认为普通几何图案 将椰雕渔网纹解读为单纯装饰线条 这是知识关联薄弱导致[4] - 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读懂"文本 图像 音视频等不同形式数据 提炼关键语义信息 进行语义精准"对齐" 构建统一知识框架[4] - 将文字描述 操作流程 细节特写 人物访谈等多模态数据融合 关联到相关"知识节点" 如搜索"船型屋纹样"可查询图案样式 观看编织手法演示 听到传奇神话[4][5] 知识图谱技术创新应用 - 知识图谱技术将语料库中难以传达的语义信息或抽象关系转化为图形结构 大幅降低理解门槛[6] - 人工智能具备强大语言理解能力 知识图谱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导航 通过语义理解及自动检索给出精准答案 提升信息检索效率与查准率[6] - 系统化梳理工艺技法 纹样符号等多元语料为AI创作赋能 激发创作灵感 创新方案设计 进行工艺还原 提供符合传统规范的数字化制作指导 实现跨界创新[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