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鲲鹏通用计算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详解华为生态棋局:开发者、开源、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07:10
生态战略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每年投入150亿元人民币用于生态发展 为全球开源社区提供1500P算力支持 并动员1.5万人参与生态平台开发与支持[1] - 公司强调生态建设是智能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坚持创新引领和开源开放战略 通过产业协同释放人工智能价值[1][3] - 公司从通信和网络设备为核心向终端、计算等生态型产业延伸 服务对象从ToB行业客户和ToC消费者扩展到ToD开发者群体[2] 技术生态布局 - 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快速发展 社区贡献者数量突破9200人 累计代码贡献超过1.3亿行 孵化了1100多个三方组件库[4] - OpenHarmony已支撑1300多个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 60多款、1700多万台终端设备搭载鸿蒙5系统[5] - 鲲鹏和昇腾平台实现关键升级 鲲鹏新芯片在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规模化部署 昇腾公布三代AI芯片计划至2028年[6] - 华为云开发者总数达到850万 过去一年新增约200万开发者 提供弹性算力和低代码开发平台[6] 开源项目进展 - 核心开源项目OpenHarmony、openEuler、openGauss快速迭代 成为生态重要标志[2][10] - openEuler在服务器和边缘计算操作系统领域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 openGauss数据库活跃度迅速上升[10] - 华为将HiF8和HiF4数据格式技术捐赠给全球计算联盟GCC 可实现50%~75%显存占用降低和2~8倍矩阵乘算力提升[10] 开发者生态建设 - 启动"天工计划"投入10亿元扶持AI生态创新 计划激励超过1万个AI原生元服务与5000多个智能体孵化[5] - 推出华为坤灵"4+10+N"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 发布"百&万计划"发展100家分销钻石伙伴和10000家精英工程商[7] - 启动"基础软件千校行动"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2000多所高校 计划培养1万名教师和100万新型软件人才[11] 产业合作与标准建设 - 新一代短距通信技术"星闪"吸引1200多家伙伴共建标准与生态 采用星闪终端超亿台[10] - 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开源基金会和标准组织 与Linux Foundation、Apache等机构保持长期合作[11] - 通过开放灵衢和数据格式创新提升大模型训练推理效率 技术成果与全球企业用户和高校共享[10] 生态体系特征 - 公司构建从底层芯片到操作系统、云服务、开发平台的纵向技术栈 通过开源开放形成横向扩张[7] - 生态建设强调硬件、软件和编程框架深度协同 实现面向多样化场景的"系统最优"算力优化[6] - 全球开发者共同体成为新应用、新标准和新产业形态的孵化器 降低创新门槛和开发成本[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