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

搜索文档
聚焦硬科技 湖南科创板公司向创新要动能
上海证券报· 2025-09-02 18:16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南省科创板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集体业绩说明会展示硬科技企业创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聚焦隧道掘进机、轨道交通、航空航天、3D打印、生物医药、钛合金、锂电新能源、能源物联网等领域 [1] - 科创板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实现业务增长 例如铁建重工新签合同同比增长3.15% 威胜信息AI产品收入占比达47% [2][4] - 湖南湘江新区通过政策支持和培育体系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目前直管区上市公司47家 其中科创板企业占湖南省总数一半以上 [5][6][7] 企业业务进展 - 铁建重工新签合同/中标合计77.27亿元 同比增长3.15% 其中隧道掘进机业务41.99亿元 特种专业装备业务11.73亿元 轨道交通设备业务23.55亿元 [2] - 威胜信息上半年推出36款AI相关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实现收入6.42亿元 占总营收47% [4] - 金天钛业聚焦高端钛合金材料研发 参与航空及水下重大项目研制 攻关低成本返回料、高温钛合金等技术 [2][4] - 航天环宇布局卫星互联网领域 加快商业航天"通导遥"一体化产品研发 [4] - 圣湘生物设立湖南湘江圣湘生物产业基金 累计投资近30个医疗项目 推进"AI+医疗"融合及国际化战略 [6] - 华曙高科2024年12月启用增材制造研发制造总部 建设工业级3D打印产业化基地 [7] 区域科创生态建设 - 上交所科创板培育中心(中部地区)形成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 覆盖科技成果转化、股权融资、产业链并购等领域 [5] - 湖南湘江新区实施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计划 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和资本市场服务活动 [6] - 湘江新区直管区拥有47家上市公司 A股数量占长沙市49% 占湖南省29% 其中9家为科创板企业 [6] - 新区将围绕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 加大对硬科技企业支持力度 鼓励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 [7]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关于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24 23:44
公司概况 - 公司为湖南湘投金天钛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及兵器等高端装备领域 [1][3] - 公司已通过科创板上市,由中泰证券和中航证券担任联席保荐机构,负责持续督导工作 [1] - 2024年公司不存在重大违规事项,主要财务指标稳中有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因回款周期延长有所下降 [15][16] 行业与市场 - 高端钛合金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受航空、航天等下游需求驱动,但市场集中度高且依赖国防政策 [11][12] - 国内高端钛合金市场竞争格局以公司、西部超导(688122 SH)、宝钛股份(600456 SH)为主 [13] - 行业技术门槛高,供应商需通过长期评审(如工艺评审、装机考核等)才能进入客户合格供应商名录 [18] 核心竞争力 - 研发优势:拥有75人专业团队、65项专利(含43项发明专利)、18项国家标准参与制定,获多项省部级科技奖项 [16][17] - 资质优势:通过AS9100D、NADCAP等国际认证,具备CNAS实验室认可及特种工艺许可 [21] - 客户优势:与航空工业、中国航发等大型集团长期合作,客户黏性强且准入壁垒高 [19][20] 财务与运营数据 - 2022-2024年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 79亿、6 81亿、9 06亿元,2024年增长主要因客户支付方式变更 [7] - 同期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 64亿、3 94亿、3 5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从15 53%降至10 59% [7] - 主营业务毛利率从2022年33 76%提升至2024年38 85%,受产品结构及成本控制影响 [10] 风险因素 - 技术风险:需持续投入研发以应对竞争对手技术迭代及替代产品出现 [2] - 客户集中风险:主要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高,其需求变化可能影响业绩 [3] - 原材料风险:海绵钛等原材料占成本65%以上,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盈利 [9] - 审价风险:产品价格受《高端材价格管理办法》约束,审价下调可能压缩利润空间 [5] 研发与产能 - 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提升,重点开发高强高韧钛合金、发动机用钛合金等核心技术 [16][17] - 募投项目进展合规,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于4个银行账户,使用情况与披露一致 [23][30] 治理与合规 -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运作规范,关联交易及对外投资决策机制健全 [27][31] - 控股股东及高管持股无质押、冻结或减持情况,资金独立且无违规占用 [24][29]
金天钛业瞄准高端钛材市场 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4-10 06:43
公司业绩与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8.08亿元,同比增长0.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2亿元,同比增长3.04% [2] - 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4元(含税) [2] - 公司销售毛利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高端钛材市场的竞争优势 [3]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 - 研发费用从2020年的2765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5277万元,5年内接近翻一倍 [3] - 截至2024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91个(获批43个),实用新型36个(全部获批),软件著作权3个(获批1个) [3]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已形成年产高端钛及钛合金材料5000吨能力 [3] - 正在推进IPO募投项目"高端装备用先进钛合金产业化项目(一期)",预计投产后新增年产钛合金棒材2800吨、钛合金锻坯200吨 [3] 行业现状与市场机会 - 国内钛材料市场呈现"低端过剩、高端不足"格局,低端钛材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 - 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舰船制造等领域高端钛材供给不足,部分型号依赖进口 [2] - 国内外航空航天用高端钛材需求快速增长,舰船用钛量相比国外有较大增长空间,海洋装备和工程领域带来新商机 [3] 公司战略方向 - 瞄准高端钛材市场需求,重点布局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舰船制造等细分领域 [2] - 坚持自主创新路线,通过科研投入提升技术壁垒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