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微型基因编辑工具酶

搜索文档
活力中国调研行|北京:瞄准基因编辑技术“新高地”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28 02:26
北京中关村学院AI+基因编辑技术研究 核心观点 - 北京中关村学院专注于人工智能与交叉学科研究,通过"AI+干湿闭环"技术开发高效基因编辑工具酶,目标突破国外专利封锁并推动农业育种与生物医药应用 [1][2] - 该技术将编辑效率提升约3倍,可缩短育种周期并培育抗气候变化、高产优质作物品种,同时辐射肿瘤治疗等医学领域 [3][4] - 项目由多学科团队推进,包括高校合作、学生参与及政府支持,形成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模式 [1][4][5] 技术突破 - 采用"AI+定向进化"方法构建高精度蛋白质设计及突变效应预测工具,精准优化光合作用酶以提升粮食产量 [2][3] - 干湿闭环验证显示基因编辑效率提升3倍,技术可加速下游研发并作为基座大模型应用 [3] - 研究方向覆盖农业育种(抗逆性、产量)与医学(肿瘤治疗),实现双向技术落地 [4] 团队与协作 - 学院与31所高校共建,整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等资源开展干湿闭环AI技术研究 [1][2] - 学生团队含跨学科人才(如计算机、生物学),参与动机包括粮食安全命题及专利突破 [3][4] - 北京市成立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政策支持基因编辑等前沿领域 [4][5] 应用前景 - 农业领域:快速培育抗气候变化、高产作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农业碳中和目标 [3][4] - 医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有望应用于肿瘤治疗,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4] - 技术扩展:成果将辐射生物医药等多个行业,形成跨学科创新生态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