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性能聚氨酯涂料用固化剂
icon
搜索文档
59.1%增长率!日本化工企业为何重新押注中国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8-19 06:12
日本对华化工投资增长态势 - 2025年1-6月日本对华投资同比大幅增长59.1%,增速有望扭转2021年以来连年下滑趋势[2] - 中国日本商会调查显示16%日企计划增加对华投资,42.4%维持现状,投资意愿创历史新高[2] - 近1年日本对华化工领域发生超8起投资案例,总金额超30亿元,涉及高端材料、新能源配套及绿色技术领域[3] 重点投资项目案例 - 旭化成在南通投资22亿元建设聚氨酯涂料用固化剂和聚碳酸酯二醇项目[3] - 宇部兴产以4.6亿元收购朗盛聚氨酯系统业务,布局半导体封装和汽车用高性能树脂[3] - 出光兴产增资2.4亿元升级成都电子材料基地为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中国总部[3] - 信越化学在平湖建设年产5000吨有机硅生产线,重点生产电子电器用脱模剂和半导体封装材料[3] 投资增长核心驱动因素 - 中国化工产业集群政策吸引:广东佛山、江苏泰兴等地提供定向优惠政策,双碳目标与日本绿色技术形成互补[5] - 需求结构性爆发:新能源革命推动新材料迭代,高端制造业催生功能性材料需求,基建加速释放长期红利[5] - 日本企业战略转型需求:国内市场饱和倒逼技术输出,中国成为氢能/储能等高端技术商业化试验场[5] - 产业链协同效应:日本核心技术(如旭化成碳纤维)与中国规模化优势结合实现深度嵌套[6] 对中国化工产业影响 积极影响 - 技术溢出效应:日企在电子化学品、高性能树脂等领域填补中国技术空白,提升产业链完整性[7] - 鲶鱼效应激发创新:恒力石化自主研发PTA提纯技术,万华化学借鉴日企园区管理经验降低能耗[7] - 区域经济带动:投资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创造就业并拉动当地经济发展[8] 潜在挑战 - 技术封锁风险:光刻胶感光剂配方等核心技术仍由日方掌控,采用原料进口+高额授权模式[9] - 市场垄断加剧:OLED显示材料等领域日企份额居高不下,压缩本土企业发展空间[9] - 资源消耗加速:高端材料生产可能加剧萤石、磷矿等战略资源开采压力[9] - 供应链可控性风险:六氟磷酸锂提纯等关键环节控制可能威胁产业链安全[10] 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 技术突破路径:通过联合调试学习隐性知识,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逆向工程[11] - 差异化竞争:聚焦生物基化工等日企薄弱领域,提供小批量定制化服务[12] - 政策杠杆运用:申报外资项目时强调技术联合研发,主导国家标准制定压缩日企溢价空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