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镀锡(铬)板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23:22
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实现较大增长,供需矛盾有所缓解 [3] - 2025年1-6月中国生铁产量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钢材产量73,438万吨同比增长4.6% [3] - 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93.75点,同比下降13.35% [3] - 国家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政策,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行业供给端保持减量发展 [4] - 下游需求存在结构性发展机遇,高端制造业用材、绿色低碳用材、新能源用材带来新的高质量用钢需求 [4] - 钢铁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绿色转型促进行业更高质量发展 [4][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坚持"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精益制造、精准服务"战略定力 [6] - 持续推进以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为重点的高端产品研发生产 [6] - 致力成为具有世界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钢铁上市公司 [6] - 主营业务为钢铁产品和金属软磁材料(电工钢)的生产和销售 [7]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降低7.35% [11] - 利润总额8.76亿元,同比增长70.26% [1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66.45% [11] - 每股收益0.0847元,同比增加0.0338元/股 [11] - 总资产1294.33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所有者权益501.22亿元 [11] 产品结构优化 - 战略及重点产品占比73% [17] - 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12% [17] - 九类重点产品产量同比降低约9% [17] - 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0%,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提高约14% [17] - 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37%,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 [17] - 汽车板产量同比增长约6%,镀锌产品增长约13%,高强产品增长约28%,外板产品增长约1% [17] - 新能源汽车客户供货量同比增长约41% [17] - 中厚板产品中风电用钢产量同比增长约33%,管线钢产量同比增长约67%,容器钢产量同比增长17% [18] 技术创新成果 - 获得专利授权208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 [15] - 参与制定并发布国际、国家、行业、团体各级标准8项 [16] - 取向电工钢首发两款产品,突破"低铁损"与"低噪声"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 [14] - 智新电磁上榜胡润研究院《2025全球独角兽榜》 [14] 绿色低碳发展 - 世界首家实现全流程超低排放的钢铁企业,保持河北省环保绩效评价"A级" [19] - 推动上游27家供应商开展重点物料的碳足迹认证 [19] - 与吉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一汽大众签署"绿钢"战略合作备忘录 [20] - 京唐公司实现55%以上大废钢比9炉连浇试验,创造行业废钢比例最高纪录 [20] 智能制造进展 - 人工智能大模型平台正式上线,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 [21] - 冷轧公司成功入选第13批全球"灯塔工厂"名单,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第7家"灯塔工厂" [21] - 京唐公司入选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21] 成本控制措施 - 迁钢公司铁水温降同比降低13℃,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2] - 通过合金替代、优化产品材料设计降低合金消耗 [22] - 形成产供协同机制,开展全方位物料降本 [22]
首钢股份(000959) - 2025年5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09:01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3.28亿元,同比增长1449.36%,原因包括产品结构优化、内部降本和供销两端市场变化[1] - 2024年,公司三大战略产品产量707万吨,同比增长约7%,其中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汽车板产量439.4万吨,同比增长约9%,超国内汽车行业增速5个百分点,2019 - 2024年产量复合增长率7.6%;镀锡(铬)板产量69.0万吨,同比增长约5%[1][2] -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支出37.64亿元,2025年计划支出41.26亿元、2026年预计与2025年持平[3] - 2024年公司折旧及摊销80.36亿元,折旧费用比行业偏高[4] - 2024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金红利0.22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约1.71亿元,占2024年合并报表归母净利润36.30%,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5] 产品结构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战略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2%,镀锌汽车板、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0.2mm及以下的取向电工钢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28%、20%[1] - 未来公司三大战略产品整体有增量,预计2025年电工钢总产量提升至220 - 230万吨,比上年增加约20万吨[2] - 公司重点推进打造中厚板产品成为第四大战略产品,以能源用钢为主体,特色结构用钢为支撑[2] 降本增效 - 公司强化铁前一体化平台运行,迁钢公司、京唐公司坚持经济用料,资源协同互备,铁、钢工序成本持续降低[1] - 2025年一季度钢材及原燃料价格总体震荡下行,原燃料特别是焦煤、焦炭的价格同比降幅略大于钢材降幅,供销两端同比变化总体增利[1] 资本开支 - 2025 - 2026年资本开支主要用于近"零"碳排放冶炼高品质钢项目及其配套220kV变电站项目、镀锌高强度汽车板专用生产线等项目以及钢铁 + AI的数据应用场景等[3] - 未来投资支出聚焦战略产品迭代升级所需产线的必要升级改造、提高效率的智能制造项目、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节能改造项目[3] 折旧情况 - 折旧费用比行业偏高,一是下属迁钢公司和京唐公司2006年后主体产线陆续建设并计提折旧;二是近年来对超低排放、智能化、电工钢新产线等投资有一定影响[4] - 部分冶金专业设备将达到折旧年限,预期未来折旧费用会有一定降低[4] 分红展望 - 未来将持续对标优秀钢铁企业,提升盈利,严格落实监管要求,合理确定分红金额与频次,回报股东[5]
首钢股份(000959):Q1业绩修复,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银河证券· 2025-04-30 11: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01/10.54亿元,同增30.24%/30.52%/31.67%,对应PE分别为46.50/35.62/27.06倍;公司属国内钢铁精品板材龙头,战略化布局电工钢等高端化产品,响应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中长期业绩修复可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3.11亿元,同比下降4.79%;实现归母净利润4.71亿元,同比下降29.0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65.3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28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0.19/1028.66/1037.61亿元,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5.81%/0.83%/0.8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4/8.01/10.54亿元,利润增速分别为30.24%/30.52%/31.67% [2] 产品结构 - 2024年三大战略产品(电工钢、汽车板、镀锡(铬)板)产量同比增长约7%;电工钢产量198.6万吨,同比增长约17%;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产量33.2万吨,同比提高约11%,0.20mm及以下超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国内销量领先;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1%,其中新能源汽车用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产品产量同比增长约27%,供货车企覆盖全球及国内销量前10车企;汽车板产量439.4万吨,同比增长约9%;镀锌、高强、外板产量同比分别增长约24%、18%、15%,UF钢产量同比增长71%;新能源汽车用产品供货量同比增长35% [6]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费用5.33亿,同比增加8.48%,推动“替代进口”国产化项目19项,形成供货1.5万吨;低噪声取向电工钢产品噪声较传统产品降低10%;自粘结涂层无取向电工钢产品铁芯铁损降低30%;子公司智新电磁有全球首条面向新能源汽车的高牌号无取向电工钢生产线,以及世界首条具备100%薄规格、高磁感取向电工钢专业化生产线 [6] 财务预测 - 资产负债表:预计2025 - 2027年流动资产、现金等有不同程度变化,资产总计、负债合计等也有相应变动 [7] - 现金流量表: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等有不同表现,现金净增加额呈增长趋势 [7] - 利润表: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有相应变化,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呈增长态势;主要财务比率方面,毛利率、净利率等有提升趋势,资产负债率等呈下降趋势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