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铜箔添加剂

搜索文档
吉和昌冲刺北交所上市 多家国有股东提前离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3 12:09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正冲刺北交所上市 处于IPO关键时期[1] - 北交所已就控制权稳定性及募投项目合理性等问题发出审核问询函[1][8] 股权结构 - 公司呈现"双实控人"架构 宋文超和戴荣明通过直接持股及三家平台合计控制62.29%股份[2] - 第二大股东奥克股份持有37.71%股权 该关系源于2017年收购武汉特化60%股权[2] - 国有股东高新投创投等在2024年9月提前退出 原约定2024年底前未上市即触发对赌[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营收保持增长 分别为4.27亿元 4.38亿元及5.17亿元[4] - 净利润增长缓慢 分别为5608.86万元 5621.29万元及5634.63万元 三年累计增幅仅0.46%[4]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4.3个百分点至27.29%[4]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7.54% 净利润1509.55万元同比下降7.67%[8] 业务板块分析 - 新能源电池材料板块毛利贡献从2022年超六成下降至2024年39.63% 下降21.49个百分点[5] - 新能源电池材料毛利率从45.49%下降至36.01% 下降9.48个百分点[5] - 锂电铜箔添加剂毛利率从55.96%下降至49.05% 2024年同比下降8.87个百分点[5] - 电池电解液添加剂2023年和2024年均为负毛利率 分别为-3.62%和-3.03%[5] 产能利用率 - 整体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72.02% 73.51%及69.03% 2024年同比下降4.48个百分点[7] - 新能源电池材料产能利用率从95.15%骤降至57.34% 降幅达37.81个百分点[7] - 锂电铜箔添加剂现有1000吨产能利用率2024年仅为69.65%[7] - 特种表面活性剂产能利用率从90.78%下滑至87.3%[8] 募投项目 - 计划募资2.96亿元用于扩产和补流[7] - 年产2000吨集成电路用电镀化学品项目拟使用1.05亿元 建成后将新增710吨锂电铜箔添加剂产能[7] - 年产1.2万吨光伏材料等项目拟使用1.02亿元 重点提升水性新材料产品规模[7] 行业环境 - 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行业竞争加剧 同行华盛锂电2024年亏损1.75亿元[5] - 锂电铜箔行业2024年几乎全行业亏损 供应大幅过剩[6] - 光伏硅片市场存在阶段性产能过剩 TCL中环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40-45亿元[8] 公司治理与人员变动 - 未说明双实控人出现意见分歧时的解决机制[2] - 2025年3月原技术总监任凡因个人发展原因离职[3] - 现任技术总监吴洪特2025年才入职 其他核心技术人员均来自武汉特化[3] 关联交易 - 武汉特化厂区紧邻奥克化学 部分公辅工程和员工食堂仍依托奥克化学[2] - 报告期内需向奥克化学支付循环水 冷冻水 仪表空气及食堂餐饮等供应费用[2] - 奥克股份近两年经营不佳 2023年和2024年分别亏损3.09亿元和1.59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328.24万元[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