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莲子羹

搜索文档
“贴秋膘”新解,进补如何更科学?
人民网· 2025-08-07 08:38
科学进补原则 - 均衡营养是基础 保证碳水化合物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膳食纤维和水的全面摄入 而非只关注脂肪和热量[3] - 重点在于调理夏季可能受损的脾胃功能 增强身体适应秋季干燥气候的能力 强调润燥养肺[3] - 根据自身体质调整进补重点 包括平和 气虚 阴虚 阳虚等不同类型[3] 优质食材选择 - 推荐鱼虾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禽肉去皮 瘦肉选择猪牛羊里脊 蛋类 豆制品如豆腐豆浆 低脂或脱脂奶制品[4] - 润燥养肺食材包括梨 银耳 百合 莲藕 山药 白萝卜 蜂蜜温水冲 杏仁 芝麻 荸荠 柚子等白色食物[6] - 补充维生素与矿物质需关注维生素C增强免疫对抗秋燥 B族维生素助代谢护神经 维生素E抗氧化 锌增强免疫力 来源包括新鲜蔬果 深色叶菜 全谷物 坚果种子[8] 健康烹饪方式 - 强调清蒸 炖煮 白灼 快炒优于油炸和红烧等高油高糖方式 具体案例包括清蒸鱼 白灼虾 鸡丝拌黄瓜 番茄炖牛腩少油版 豆腐汤[4] - 喝汤需撇去浮油 沙拉酱选择油醋汁而非蛋黄酱或千岛酱[10] - 建议用部分糙米 燕麦 藜麦 红薯 玉米代替精米白面 增加饱腹感和营养[9] 膳食结构控制 - 蛋白质摄入每餐约50-75克生肉 相当于掌心大小 或一个拳头大小的豆制品或鱼虾[4][5] - 保证每餐蔬菜量占餐盘一半 尤其是深色叶菜 体积大热量低可增强饱腹感[9] - 需细嚼慢咽并保持规律饮食 避免因饥饿过度导致下一餐暴食[10] 特殊人群营养 - 儿童需保证蛋白质 钙 维生素D充足促进生长发育 食物应细软易消化 避免过量零食影响正餐 注意预防秋季腹泻[11] - 老人重点补充优质蛋白防肌肉流失 钙和维生素D护骨骼 膳食纤维防便秘 食物宜软烂 少食多餐 严格控制油盐糖[12] - 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医嘱 核心是低脂 低糖 低盐 高纤维 选择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监控体重和血糖血脂[12] 营养强化方案 - 补铁可多食黑米 红豆 菠菜 搭配猕猴桃 西红柿等维生素C食物促进吸收 或用铁锅烹饪[12] - 补钙选择芝麻酱 杏仁 羽衣甘蓝 豆腐及强化植物奶 秋季可多食芋头 红薯辅助[12] - 补锌摄入南瓜籽 口蘑 鹰嘴豆 核桃 搭配全谷物如糙米燕麦和豆类如扁豆[13] - 补蛋白质秋季优选豆腐 藜麦 鹰嘴豆 搭配坚果如杏仁腰果和谷物如燕麦小米[13] 健康生活方式 - 坚持规律运动如快走 慢跑 太极 瑜伽 帮助控制体重 增强体质 改善心肺功能 舒缓秋季情绪 避免过度剧烈运动耗气[13] - 多晒太阳 参与社交 培养爱好 练习冥想等有助于调节情志 保持心情愉悦[14] - 注意保暖尤其腹部 脚部 颈背部 避免受寒引发旧疾[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