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DA40飞机

搜索文档
起飞易、高飞难,低空经济凭什么赢?
齐鲁晚报· 2025-09-16 03:30
大变局之下,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渴望探索天空。 想象这样的生活:无需下楼,无人机将外卖精准送达窗前;短途出行,搭乘直升机享受点对点服务;通勤路上,飞行汽车在摩天楼宇间自由穿梭……这些曾 属于科幻电影的画面,正逐渐勾勒出低空经济的现实图景。 浙江较早嗅到了这一机遇,将杭州余杭区、宁波鄞州区等11地列为首批"先飞区"试点,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低空经济发展路径和模式,并在产业发展、 集群打造、场景探索和基础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然而,在各地竞速布局、政策密集出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的背景之下,低空经济的全面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投入巨大却难以盈利、示范性强而规模化 难、"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并不鲜见。我们不禁要问:低空经济离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还有多远?其发展瓶颈何在,又该如何突破? 天上的飞行器,并不都一样 千米空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2024年,"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在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用地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为打破"横向"扩张思维定 势,"向天空要空间"已成为政府和产业界的共识。 这片空域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机遇?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吴骏毅指出,"低空经济主要包 ...
乘风起飞!低空经济上演“群雄逐鹿”
齐鲁晚报· 2025-07-14 04:28
低空经济城市竞争格局 - 低空经济成为城市竞争新赛道,珠海、绍兴、芜湖等13个地级市进入全国50强榜单,显示中小城市通过精准定位实现"小城突围"[1] - 广东省以深圳、广州、珠海等6城入围位居第一阵营,规划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2] - 山东省形成济南、青岛双核引领格局,目标2027年产业规模破千亿元,青岛在环境友好度排名全国第9[2] 区域差异化发展路径 - 中国民航大学专家建议城市应立足产业禀赋发展专而精的生态协同,而非大而全的整机制造[2] - 山东依托41个工业大类实现全产业链支撑,通过光伏装机8514万千瓦(全国第一)等优势推动低空物流、智慧农业等场景应用[3] - 日照岚山低空经济产业园实现40多款无人机发动机生产,90%配件自主研发[4] 山东产业链深度布局 - 滨州建成全国首个无人机智能共享加工中心,覆盖从原材料到整机制造的全产业链,聚集中国商飞等18家头部企业[6] - 滨州拥有6340平方公里低空飞行空域(华东领先),累计生产钻石DA40飞机185架,重启生产线强化产业聚集力[7][9] - 潍坊依托农业优势发展农林植保场景,智慧农业领域薪资涨幅达10.79%,催生无人机飞手等新兴岗位[10][11] 创新应用与基础设施 - 山东利用海岸线资源发展"沿黄飞""跨海飞"等低空消费场景,同时通过无人机实现黄河常态化巡查[3][5] - 滨州建成山东首个民用无人机试飞基地,拥有12个航空科研平台和全省唯一航空类高校山东航空学院[8] - 政府通过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推动规模化应用,日照获批2.3万平方公里空域资源[7][11]
滨州大高航空高新产业园:打造全国通航产业新高地
齐鲁晚报网· 2025-04-23 15:35
航空制造业项目突破 - 钻石DA40飞机生产线正式启用,完成2.8万平方米厂房改造,样机已生产下线[3] - 引进万丰集团打造DA40系列飞机生产供应基地,2024年12月举行生产线启用仪式[3] -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入驻园区,签订战略协议建立新能源飞机研发试飞总装基地,120人研发团队常驻[3] - 2025年目标取得DA40生产许可证,完成15架整机及10套配件销售,实现出口突破[6] - 招引大型无人机企业入驻,形成研发-总装-销售-维修一体化飞机制造基地[6] 通航服务业项目进展 - 大高国际航校承接山东航空学院飞行员培训,65名在校学员中28人已毕业上岗[4] - 航空研学年接待1.5万人次,获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授牌[4] - 航空俱乐部发展300名会员,提供商照培训、空中游览等四大服务板块[4] - 华亚国联通航油料中心落地,试点全国通用机场供油总部模式[4] - 2024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9亿元,外出招商16次[4] 运输机场前期工作 - 取得军方及13个单位支持意见,召开二次协调会议[5] - 完成机场预可研报告定稿,明确定位、规模及功能布局[5] - 向12个省级及军方单位汇报推进场址审批[5] 2025年航空制造规划 - 深化与中国商飞合作,完成新能源飞机总装并试飞,5月投用高标准厂房[8] - 招引无人机企业形成辅材及零部件加工规模效应[6] 航空教育培训目标 - 航空俱乐部计划发展1000名会员,实现300人次低空飞行体验及5000人次研学[9] - 大高国际飞校扩招至68名学员,强化"滨州机长"品牌[9] - 航空研学目标年接待1.5万人次,打造区域性科普教育基地[9] 通航服务升级计划 - 建设通航4S服务中心,开展飞机维修、托管等业务[10] - 华亚航空燃油基地目标年营收1亿元,税收200万元,辐射全国通用机场[10] - 推进光伏新能源项目,实现园区低碳化发展[10] - 依托万丰、商飞开展产业链招商,年内落地3个项目,引资超1亿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