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课程

搜索文档
上海“市民日校”报名开启 16万人同时在线抢课
解放日报· 2025-08-05 01:43
课程需求与报名情况 - 上海市民日校首次推出后1分钟内27门课程被抢空 瞬时在线抢课人数达16.36万人[1] - 最受欢迎的壁球课程仅4秒抢光 日校半小时成功报名2815人 占计划招生数46%[1] - 夜校秋季班开设600个点位2300门课程 招收学员逾46000人 报名峰值达94.58万人[1] - 日校首批设立78个点位238门课程 招收学员近6000人 截至当天14时实际招收3201人[1] 学员结构与课程偏好 - 日校学员中80后占比最高达33.53% 70后占比32.72% 夜校学员中90后占比最高达42.83%[2] - 夜校学员偏好体育课程(壁球/射箭/普拉提)、音乐类课程(爵士鼓/古琴)及职场考证课程[2] - 日校学员同样青睐运动健康、品质生活和职业技能类课程 与夜校形成互补需求[2] 运营模式与课程创新 - 日校夜校通过时间互补构建全天候服务闭环 坚持500元/12次课的公益定价模式[3] - 采用零财政拨款模式 政府以制度监管和品牌背书置换社会资源自愿加入[3] - 市场化运营倒逼课程创新 秋季班新增AI智能课程和宠物经济类课程响应市民需求[3] - 日校试点从原计划30个点位激增至78个点位 显示可复制的可持续发展路径[3]
家长万元课时费险些打水漂 “预付式消费”新规亮剑校外培训乱象
中国青年报· 2025-07-23 01:13
预付式消费纠纷案例 - 武汉某音乐培训机构在收取家长吴曼17188元预付课时费后突然搬空教室,拒绝按约定退费[1] - 机构要求按原价核算剩余23节+80节课程,扣除服务费后仅退40%,实际应退14634.6元[1][5][6] - 法院判决机构需按优惠价核算并全额退还103节课时费,同时支付利息[1][7] 行业普遍问题 - 预付式消费纠纷集中在教育培训、健身、美发、餐饮等领域,商家常以优惠诱导预存大额资金[2] - 常见套路包括迁店增加履约成本、拖延退费、转移资产、失联跑路等[3][7] - 部分机构采用空壳公司签约+私人账户收款的金蝉脱壳术逃避责任[7] 新规核心内容 - 《解释》赋予消费者因经营场所变更导致成本增加时的法定解约权[3] - 否定按原价折算剩余费用的行业潜规则,强制按实际优惠价核算[4][7] - 明确特许品牌方和商场的连带责任,商场需承担入驻商家资质审查义务[8][9] 行业影响 - 线上教培机构数量激增,部分机构利用话术诱导充值但服务不符承诺[10] - 新规要求机构重新审视合同条款,推动从赌运气向拼服务的经营模式转变[10] - 需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多元共治机制缓解预付费焦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