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检测机器人

搜索文档
亿嘉和: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19 09:27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8,516.46万元,同比降低21.80% [6]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812.7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0,807.12万元 [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383.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8,067.48万元 [6] - 总资产337,641.67万元,同比减少12.33% [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15,937.36万元,同比减少9.11% [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85.89% [34][35] 业务发展策略 - 实施"机器人+行业"发展战略,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6] - 巩固电网领域优势,加速多行业场景智能化解决方案落地 [6] - 推进电网、商用清洁、新能源充电、轨道交通等存量业务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 [6] - 加大"机器人+AI"技术融合资源投入,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 [6][7] - 通过"自研+生态合作"模式形成"高附加值特种机器人+智能化运维工具链"产品体系 [10] 技术研发进展 - 针对多模态超融合技术大模型YJH-LM开展重点突破与创新 [8] - 突破传统transformer架构算力瓶颈,优化自有模型架构 [8] - 完成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任务部署,实现文生图功能 [8] - 推动大模型向更高推理能力迈进,融入模仿学习与强化学习 [8] - 优化电力巡检设备缺陷识别模型,建立典型缺陷样本库 [10] - 攻克管廊设备多源数据检测技术,完成国内首条超5公里1000kv特高压GIL管廊空地一体化部署 [10] - 构建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实现多行业灵活部署能力 [10] 各业务领域进展 电力业务 - 产品解决方案覆盖智能作业、智能巡检、电缆隧道监测等核心场景 [9] - 在新能源场站无人值守领域实现解决方案突破 [9] - 深化"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数字化"双轮驱动战略 [9] - 聚焦室外带电作业、室内智能操作、智能巡检及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四大核心产品线 [9] - 新一代带电作业产品完成多项关键技术升级并通过国网EIP认证 [9] - 人形机器人在电力高压站场景进行试用 [9] 智慧共享充电业务 - 持续迭代软件系统与硬件设施,实现用户体验全面升级 [11] - 构建"一体化智慧管理平台",涵盖设备监控、充电管理、费用清分、数据分析等功能 [11] - 优化用户手机小程序功能,集成充电站查询、便捷充电、预约服务及移动支付等功能 [11] - 充电网络已通过15个城市建设投运,包括苏州、无锡、北京、南京等城市 [11] 商用清洁业务 - 全力拓展客户及渠道资源,国内与海外市场并行布局 [11] - 参加上海国际清洁技术与设备博览会、ISSA北美清洁展等国内外大型展会 [11] - 商用清洁机器人在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已有产品交付 [11] - 国内市场在南京、深圳、广州、重庆等地区多个场景中落地 [11] - 布局微型商用清洁机器人,满足餐厅、酒店等细分场景需求 [12] 轨道交通业务 - 车辆检测机器人在南京、无锡等地铁公司进行试点应用 [12] - 南京地铁成功实现批量应用 [12] - 新一代车辆检测机器人产品完成功能开发和测试 [12] - 2024年下半年在南京地铁、无锡地铁开展试点应用 [12] 具身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 - 完成具身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RK100样机,进入产品测试及试用阶段 [12] - 完成运动捕捉系统与虚拟现实技术开发 [12] - 积累大量场景示教数据,为具身智能技术提供训练基础 [12] 2025年发展规划 技术创新 - 加强底层核心技术与前沿技术研发力度,推动"具身智能+行业应用"发展战略 [21] - 加大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投入,积极推进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21] - 聚焦多模态感知融合技术优化,提升机器人环境理解深度 [21] - 深入研究强化学习算法,提升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自主决策能力 [21] - 打造底盘通用平台,设计模块化、轻量化方案 [22] - 持续优化机器人底层软件平台,构建分层架构 [22] - 构建硬件大算力平台,满足机器人复杂任务需求 [22] 产品优化 - 针对电力巡检及操作类机器人,提升复杂电力环境下自主巡检能力与精准操作水平 [23] - 针对室内外商用清洁系列机器人,优化清洁效率与智能化程度 [23] - 针对智慧共享充电系统,提高充电速度与系统兼容性 [23] - 针对车辆检测机器人,提升检测精度与效率 [23] 市场拓展 - 构建全面且高效的战略洞察网络,掌握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 [23] - 深化行业销售平台建设,全面深入理解客户需求 [24] - 通过"产品组合"策略进行行业突破,构建产品线和客户之间的矩阵关系 [24] - 强化品牌建设及国际合作,将欧美、东南亚等地区作为重点拓展目标 [24] 管理提升 - 构建全方位的精益成本管理体系,科学评估各项业务投入产出比 [25] - 通过精益化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25] - 全面升级质量管理体系,制定覆盖全业务链的质量标准体系 [25] - 建立科学的利润考核机制,引导各业务单元挖掘核心业务利润增长点 [26] 人才发展 - 重点聚焦具身智能、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领域,强化高端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引进 [26] - 定制企业培训计划,组建内部资深专家培训导师团队 [26] - 强化目标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创新激励机制 [26] - 营造团结、协作、创新、务实的文化氛围 [26] 公司治理情况 - 2024年度董事会召开6次会议,审议通过多项重要议案 [14][15][17] - 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 [18] - 独立董事忠实履行职责,未对董事会议案提出异议 [18] - 2024年因业绩预告更正受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通报批评和江苏证监局警示函 [19] - 除上述情况外,公司严格遵守信息披露规定,按时完成定期报告披露 [20] 财务情况 - 货币资金28,951.3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55% [36][37] - 应收票据5,298.1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4.39% [36][37] - 在建工程56,089.3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7% [36][37] - 短期借款34,377.0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1.84% [38][39] - 研发费用12,039.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52% [41] - 财务费用940.1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1.24% [41] 利润分配方案 - 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和其他形式的利润分配 [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为109,478.35万元 [43] 董监高薪酬 - 2024年度董事税前薪酬总额427.32万元 [46][47] - 2024年度监事税前薪酬总额69.25万元 [49] 银行授信 - 公司及各子公司拟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不超过150,000万元的综合授信额度 [48][50] - 授信方式包括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保函、信用证等形式 [48] - 授信额度授权期限自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2025年年度股东大会召开之日止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