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快充固态电池
icon
搜索文档
60页PPT详解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及产业化进展
材料汇· 2025-05-30 15:35
固态电池技术概述 - 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锂电池的电解液和隔膜,突破能量密度上限(理论500+Wh/kg)并解决安全隐患 [4] - 正极材料可沿用磷酸铁锂/三元等,负极从硅系逐步过渡到锂金属,包装采用铝塑膜 [4] - 与传统液态电池相比,固态电池工作温度范围更广(-30℃至150℃),热稳定性提升300%以上 [5][16] 技术路线对比 - 液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热极限140-180℃;半固态达400Wh/kg,热极限>180℃;全固态>500Wh/kg,热稳定>300℃ [7] - 半固态电池液体含量<10%,兼容现有产线;全固态无需隔膜,可匹配高容量电极材料 [8] - 氧化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3×10⁻⁴至8.5×10⁻⁴ S/cm,石榴石型LLZO稳定性最佳 [27] 材料创新 - 正极材料中富锂锰基理论容量>300mAh/g,电压平台4.5V,但循环性能差制约商业化 [9][10] - 硅碳负极比容量达3590mAh/g,锂金属负极达3860mAh/g,但存在体积膨胀问题 [12] - 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可达383Wh/kg,较传统石墨负极提升66% [13][14] 生产工艺 - 半固态电池需调整隔膜参数(孔径更大/强度更高),采用湿法+涂覆工艺 [60] - 全固态电池成膜工艺包括湿法/干法/气相沉积,干法工艺成本低但膜厚较大 [62] - 固态电池省去注液等环节可降本34%,高安全性减少PACK成本9% [36] 应用场景 - 智己L6搭载固态电池实现-30℃下90%容量保持率,续航超1000km [21] - eVTOL领域要求电池能量密度2030年达500Wh/kg,功率密度1.25kW/kg [109][113] - 人形机器人需高倍率(>5C)电池支持瞬时动作,循环寿命要求>1000次 [121] 产业化进展 - 中国规划2026年实现400Wh/kg固态电池量产,2030年普及600Wh/kg产品 [75][77] - 宁德时代凝聚态电池能量密度500Wh/kg,比亚迪计划2027年全固态装车 [72][75] - 全球首座GWh级固态电池工厂由辉能科技建成,设计产能2GWh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