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西瓜双减提质增效生产技术

搜索文档
江苏这些成果入选全国农科榜单
新华日报· 2025-08-12 23:12
农业科技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 - 江苏农科成果在2025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榜单中表现亮眼,涵盖设施西瓜种植技术、南方肉羊养殖技术和绿豆新品种"苏绿7号"等 [1] 设施西瓜"双减提质增效生产技术" -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化肥减量20%-30%、农药用量降低15%-20% [2] - 膜下微滴灌系统结合土壤湿度传感器实现精准灌溉,节水30%、减肥20% [2] - 棚型改造推广大于6米宽的标准化大棚,增设1.5米宽活动门和棚间运输道,减少压蔓风险 [2] - 采用抗病西瓜品种苏蜜618、"高温闷棚"生态防控和嫁接木增强植株抗性,有效防控枯萎病和蔓枯病 [3] - 以一百亩瓜田为例,节肥约260kg,节药约5.7kg,增产15%以上,商品率提升至86%,每亩成本减少350元,纯收益增加1500元 [3] 南方农区肉羊全舍饲集约化生产技术 - 解决南方农区肉羊养殖"散养效率低、秸秆利用难、疫病防控压力大"等难题 [4] - 通过"全舍饲精准繁育+秸秆资源化利用+智能装备配套"组合拳,母羊年产羔次数从一年一胎提升至三年五产 [4] - 哺乳期精准把控至45天,每年每只母羊多贡献1.34只羔羊 [4] - TMR混合机将秸秆转化为营养均衡的颗粒饲料,长度约2-3厘米、直径约3-4毫米,提高采食量 [5] - 发酵全混日粮(FTMR)技术与颗粒化配饲技术(TMR)可根据羊群不同生长阶段配制日粮 [5] - "东林模式"实现秸秆-饲料-羊粪-肥料的种养循环,适用于土地资源紧缺、饲草料资源匮乏地区 [5] 绿豆新品种"苏绿7号" - 兼具抗灾韧性与高产特性,生育期为69天,比对照短2天,单株结荚约30个,每荚有10粒 [6] - 2015年江苏省夏播生产实验中平均亩产131.8公斤,比苏绿2号增产5.8%,目前平均产量达165.12公斤/亩,高产潜力可达230.46公斤/亩 [6] - 继承母本苏绿1号结荚集中的特点,实现一次性结荚,避免分次采摘的麻烦 [7] - 已在江苏、安徽、内蒙古赤峰等地广泛种植,整体表现优异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