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类药物

搜索文档
“三无”公司华芢\生物两年三闯港交所:它的生死对手,是时间错配
华夏时报· 2025-08-24 11:11
公司上市进展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仍处于无商业化产品 无稳定营收 无利润状态 [2] - 若不能在2026年底前成功上市 公司将面临股份回购压力 [2] 研发管线概况 - 公司专注于针对存在临床需求且具备市场潜力的适应症开发蛋白质药物 研发重点围绕伤口愈合治疗领域展开 [3] - 以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类药物为核心 构建了包含十款候选产品的研发管线 其中七款属于PDGF靶向药物 [3] - 两款核心产品Pro-101-1和Pro-101-2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其余八款仍处于临床前研究 [3] - Pro-101-1用于烧烫伤治疗 已完成IIb期临床试验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III期临床 预计2026年四季度完成试验 力争202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 [4] - Pro-101-2针对糖尿病足溃疡 正处于II期临床阶段 预计2027年第二季度完成该阶段研究 目标2030年推向市场 [4] - Pro-101-1是国内烧烫伤治疗领域临床进展最快的PDGF候选药物 有望成为首款针对该适应症获批上市的PDGF生物药 [4] - Pro-101-2有潜力使公司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糖尿病足溃疡PDGF疗法商业化的企业之一 [4] 财务表现 - 2023年 2024年及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分别为47.2万元 26.1万元和0元 全部来源于非核心业务 [7] - 同期亏损额达到1.05亿元 2.12亿元和7238.3万元 2024年全年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比扩大超过一倍 [7] - 研发投入分别为3991.5万元 9132.6万元和3206.1万元 [7] - 行政费用录得4211.7万元 1.17亿元和4016.3万元 [7] - 流动比率从2023年的20.9降至2024年的8.3 再到2025年5月31日的4.9 [9] - 截至2025年5月31日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亿元 仅能覆盖8.7个月运营 [9] 融资与估值 - 2021年5月Pre-A轮融资后估值约8.05亿元 [9] - 2021年10月A轮融资后估值升至20.21亿元 [9] - 2023年10月B轮融资后整体估值达33亿元 [9] - A轮及B轮投资方均享有若干主要优先权 要求公司最晚于2026年底完成首次公开发行 否则须按每年6%至8%的利率回购股份 [11] - B轮投资方还要求公司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I类新药III期临床试验批件 [11] 研发挑战与行业环境 - 新药研发II期到III期阶段因高失败率被称为死亡之谷 公司两款核心产品均尚未通过II期临床验证 [5] - PDGF赛道参与者寥寥 且目前尚无成功先例 天士力曾于2014年推进同类药物进入III期临床 但十年过去仍未见明确进展 [5] - 港股市场对生物科技企业审核趋严 [11]
“三无”公司华芢生物两年三闯港交所:它的生死对手,是时间错配
华夏时报· 2025-08-23 08:55
公司IPO进展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1] - 若不能在2026年底前成功上市将触发股份回购条款[1][9] - 本次IPO已成为必须成功的闯关行动[11] 公司研发管线 - 专注于蛋白质药物开发 围绕伤口愈合治疗领域展开[2] - 研发管线包含十款候选产品 其中七款属于PDGF靶向药物[2] - 两款核心产品Pro-101-1和Pro-101-2已进入临床阶段 其余八款处于临床前研究[2] - Pro-101-1用于烧烫伤治疗 已完成IIb期临床试验 计划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III期临床 预计2026年四季度完成试验 目标2027年在中国获批上市[3] - Pro-101-2针对糖尿病足溃疡 正处于II期临床阶段 预计2027年第二季度完成该阶段研究 目标2030年推向市场[3] - Pro-101-1是国内烧烫伤治疗领域临床进展最快的PDGF候选药物[3] - Pro-101-2有潜力使公司成为国内率先实现糖尿病足溃疡PDGF疗法商业化的企业之一[3] 财务状况 - 2023年收入47.2万元 2024年收入26.1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0元 全部来源于非核心业务[6] - 2023年亏损1.05亿元 2024年亏损2.12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亏损7238.3万元[6][7] - 2024年全年亏损金额较上年同比扩大超过一倍[6] - 2023年研发投入3991.5万元 2024年研发投入9132.6万元 2025年前五个月研发投入3206.1万元[6] - 2023年行政开支4211.7万元 2024年行政开支1.17亿元 2025年前五个月行政开支4016.3万元[6] - 流动比率从2023年20.9降至2024年8.3 再到2025年5月31日4.9[8] - 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亿元 仅能覆盖8.7个月运营[8] 融资与估值 - 2021年5月Pre-A轮融资后估值约8.05亿元[8] - 2021年10月A轮融资后估值升至20.21亿元[8] - 2023年10月B轮融资后整体估值达33亿元[8] - A轮及B轮投资方要求公司最晚于2026年底完成首次公开发行 否则须按每年6%至8%的利率回购股份[9] - B轮投资方还要求公司在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I类新药III期临床试验批件[9] 研发风险与挑战 - 新药研发II期到III期阶段因高失败率被称为死亡之谷[4] - 两款核心产品均尚未通过II期临床验证 最终疗效和成药性存在显著不确定性[4] - 国内PDGF赛道参与者寥寥 目前尚无成功先例[4] - 天士力医药曾于2014年推进同类药物进入III期临床 但十年过去仍未见明确进展[4] - 在未来至少两年内仍将面临无产品上市销售 亏损持续扩大及研发投入居高不下的经营态势[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