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气象服务

搜索文档
党建引领护云端 海南航空气象业务室党员先锋的硬核守护
中国民航网· 2025-08-26 08:41
公司运营与气象管理 - 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气象业务室通过精准气象研判保障航班安全运行 在雷雨季节等复杂天气条件下高效协同航班调度[1] - 气象团队在2025年7月台风"丹娜丝"袭击温州期间 通过48小时连续监控和精准锁定安全窗口 保障23班航班安全运行且零备降[2] - 团队整合多源气象数据包括民航气象中心、中国气象局及日本WNI的实时预测资料 并实现风险天气秒级告警机制[5] 技术创新与系统建设 - 电子飞行包(EFB)新增航线剖面图功能 清晰标注颠簸区、积冰区及对流天气的位置高度强度 为飞行员提供直观天气预测[5] - 气象数据地理精度从0.5°x0.5°经纬度升级至0.25°x0.25° 并新增对流和山地波颠簸预测 提升数据精细化程度[9] - 团队开发十秒至三十秒快速警报系统 针对雷达回波中的黄红色区域(代表中雨至大雨)实现与雷暴赛跑的响应速度[6] 人员专业能力与运营模式 - 气象专家需具备天气风险敏感度、持续监控态度及精准预报责任心 核心目标是在安全第一原则下平衡运行效率[6] - 采用经验与实时数据结合模式 综合温度湿度不稳定能量及多源数值预报 避免过度依赖历史模式[3][4] - 针对长航程航班目的地突发天气 团队通过分析趋势联合签派建议直飞航线 争分夺秒抢在雷雨前落地[8] 行业协作与资源部署 - 在2025年7月华北强对流及西北太平洋三台风同时活跃期间 提前开展北京首都机场专项天气研判 为各部门协同部署争取时间[8] - 通过党支部重大天气保障攻坚组机制 组建"天气攻坚突击队" 形成灾害性天气应急响应体系[2][9]
留意航班动态,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达到大到暴雨
新京报· 2025-05-08 11:44
天气影响与应对措施 - 华北地区预计5月8日至9日将迎来一次明显降水天气过程 影响范围广 时间长 降水量大 北京两机场累计降水量预计将达到大到暴雨级别 [1] - 华北空管局启动特殊天气应急保障预案 全力保障航班运行安全顺畅 [1] -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提前组织天气会商 实时关注天气发展变化情况 对未来天气发展趋势以及强度范围等进行预判 及时发布和更新天气预警信息 [1] 气象服务与信息发布 - 气象中心发布《首都机场重要天气专报》 民航华北管制扇区精细化服务等 [1] - 气象中心及时为管制及航空公司等用户提供航空气象服务和专业天气讲解 通报降水影响时段 强度和伴随天气 [1] 空管运行调整 - 空管中心基于气象预报信息综合研判雷雨发展趋势 第一时间下达响应指令 调度各运行单位确保各环节衔接顺畅 [2] - 首都机场塔台管制室密切监控首都机场跑道条件 天气变化和运行容量 动态实施滑行引导和放行控制 合理安排起降节奏 科学设置航班波次 [2] - 大兴空管中心管制运行部与外部相关单位协调 共同决策调整塔台整体运行 根据雷雨天气实时发展情况 及时就离场放行 跑道使用等进行合理调配 [2] 航班调度与安全保障 - 终端管制室及时发布绕飞方案 动态调整进离场流程 强化多机场间协调配合 引导航班安全避让强对流区域 [2] - 区管中心加强高空空域调控与航线资源统筹 依托流量预测系统适时调整关键航路流向 引导航班绕避雷雨区域 [2]
海南空管分局圆满完成“五一”黄金周航班保障任务
中国民航网· 2025-05-07 12:19
航班保障情况 - 五一期间海南三大机场共保障航班4600多架次 [1] - 公司采取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作风 科学调配精细管理确保航班安全运行 [1] - 雷雨季节叠加通用航空需求旺盛导致指挥协调难度增大 [1] 运行管理措施 - 实施"五早"原则(早预警/早会商/早决策/早处置/早告知)提前制定保障方案 [1] - 每日交接班会进行雷雨保障案例复盘 系统梳理备降/紧急油量/特情等运行风险 [1] - 区域管制中心与相邻单位协同配合 利用全国流量管理系统优化放行流程减少排队 [1] - 动态优化保障方案 通过增强值班力量/优化扇区开合/强化区域协同应对突发情况 [2] 气象服务能力 - 联合机场开展航班调时避开天气影响时段 提高航班正点率 [2] - 气象台提前一周发布趋势预警 提前2天发布MDRS预报 提前3小时发布雷雨预警 [2] 设备维护保障 - 完成四套仪表着陆系统及一套全向信标系统巡检 记录127组数据拍摄83张图像 [3] - 检查128根室外天线 更新15套防虫装置 喷涂三防漆增强抗腐蚀能力 [3] - 排查供电隐患 更换18个电力开关 对UPS及电瓶实施深度充放电维护 [3] 应急值守机制 - 领导干部带头值守 员工24小时值班紧盯雷雨绕飞/特情处置/防跑道侵入等重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