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由潜水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体育代表团创参加世运会历史最好成绩
新华社· 2025-08-18 02:26
赛事成绩表现 - 中国体育代表团共获得36枚金牌、17枚银牌、11枚铜牌,总计64枚奖牌,金牌和奖牌总数均创历史新高并首次位居双榜第一 [1] - 代表团在18个项目(分项)上获得金牌,45名运动员获得冠军,获得金牌的项目数量由此前累计的14个增加至23个 [1] - 攀岩女子速度接力和蹼泳女子4×50米接力两个项目创世界纪录,自由式轮滑男子速度过桩等5个项目包揽冠亚军 [1] - 武术、攀岩、健美操、霹雳舞、自由式轮滑每个参赛小项均获奖牌 [1] - 残疾人运动员在自由潜水、柔术、射箭项目中获得5金1银 [1] 体育事业发展 - 参赛运动员来源广泛,大部分为首次参加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主要在学校、社会俱乐部训练或以市场化方式自主训练比赛 [2] - 赛事是对体育事业多元化发展和体育人才多渠道培养的积极实践探索 [2] - 非奥项目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式 [2] - 赛事为更多体育项目提供集中展示和宣传机会,提高项目吸引力并为人们参与体育运动提供更多选择 [2] - 通过参赛培养锻炼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和组织管理人才,为项目在国内更好发展播下种子并培养人才 [2]
“赛比完了,PPT还没做完”——唐珂的世运之旅
新华网· 2025-08-12 01:10
原标题:"赛比完了,PPT还没做完"——唐珂的世运之旅 11日下午,成都世运会自由潜水项目收官。走出赛场,记者碰到了同样被流浪猫吸引的中国女子选 手唐珂。吹干头发、换下了潜水服的她一边看猫一边感叹道:"还是当猫好,我明天开会要用的PPT还 没做完。" 早晨背着潜水包去公司上班、开会,下班吃过晚饭后直奔泳池,这几乎是唐珂训练日的日常。 "因为在上海,我们只能在泳池关闭以后才可以去训练,所以其实是比较艰苦的。闭气训练会让人 产生较大的神经压力,晚上会睡不着觉。所以我经常是十一点出水、十二点到家,可能折腾到两三点还 躺在床上睡不着。第二天早上九点继续起来上班。"尽管如此,唐珂还是认为这项运动充满魅力,"但是 这样一个过程会让我觉得很有挑战,也让我想要继续去打破自己的极限。" 打破极限,却不打破生活的节律。在唐珂眼中,无论是平时抽空练习潜水的"小计划",还是这次来 参加世运会,都可以被稳妥地安排进自己的日常。"就像是打工人日常下班要去健身,那种时间分配和 精力分配是一样的。" 她也坦言,因为要有意识地调整饮食、睡眠、作息,自己的生活反而变得更加健康了。 日程可以控制,但自由潜却是一项游走在"失控"边缘的运动。在过去两 ...
中国队表现渐入佳境
人民日报· 2025-08-11 05:02
中国队奖牌表现 - 中国队以11金3银1铜位列奖牌榜第二位 [1] - 龙邓喜和黄诗雨分别以134.5米和149.5米成绩获得残疾人自由潜水男女冠军 [1] - 卢卓灵和高久尚分别获得武术套路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和男子长拳—刀术—棍术金牌 [1] 项目突破与历史成就 - 龚莉夺得空手道女子组手61公斤级冠军 为中国队赢得首枚世运会空手道金牌 [2] - 技巧女子三人项目中国队斩获金牌 继去年世锦赛后再度登顶 [2] - 中国轮滑球队攻入世运会历史首球 刘超仡在对阵美国队时得分 [2] 参赛规模与项目多样性 - 成都世运会共设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 大部分为非奥项目 [2] - 中国队参加152个小项争夺 包括首次组队的单排轮滑球和软式曲棍球等项目 [1][2] - 13岁壁球选手殷子媛虽止步首轮 但面对头号种子日本选手表现出色 [2] 赛事影响与发展前景 - 世运会提供高水平舞台 带动非奥项目在中国落地生根和普及发展 [3] - 霹雳舞、短柄墙球、自由式轮滑等新项目将陆续开赛 [3] - 中国运动员在武术、潜水等优势项目稳定发挥 同时在新项目中勇于拼搏 [1][2]
年轻人玩转新潮运动(健身视野)
人民日报· 2025-06-09 21:55
潜水运动行业 - 自由潜水从渔人生活技能发展为体育运动 包含深度赛和泳池赛等类型 逐渐被大众熟知 [2] - 海南潜水运动参与者增加 浮潜和水肺潜水更适合初学者 带动社交媒体互动和分享 [3] - 三亚发布正规潜水经营场所名单 实施"一人一码"管理 开展市场整治提升游客体验 [4] - 潜水运动与汉服文化结合 创新"人鱼"表演等玩法 推动文体旅产业开辟新赛道 [3] 探洞运动行业 - 广西乐业县喀斯特溶洞群资源独特 开发国际水准速降探洞技术 年吸引数万爱好者 [9] - 探洞装备专业化 需携带对讲机/上升器/医疗用品等 强调安全第一原则 [7] - 洞穴中发现晶簇/石笋/白胡子鱼等生态奇观 形成集科考与探险于一体的户外项目 [8][9] - 当地形成专业探洞服务团队 主要客群为年轻人 提供地下河穿越等深度体验 [9] 跑酷运动行业 - 跑酷包含攀爬/跳跃/翻滚等动作 衍生近百种技术流派 场地适应性极强 [10] - 南京出现专业跑酷运动馆 形成教学体系 通过基础训练逐步掌握高难度动作 [10][11] - 跑酷被视为移动艺术 具有酷炫/突破自我特质 吸引年轻群体参与 [10] - 退役运动员转型跑酷教练 推动运动专业化发展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