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源产品(原油
icon
搜索文档
违背市场规律,超出自身产能,美国能源出口被质疑签“空头大单”
环球时报· 2025-08-05 22:38
协议内容 - 美国与欧盟达成协议 欧盟承诺未来3年内从美国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 相当于每年进口2500亿美元 包括原油 核反应堆燃料 天然气及石油衍生品[2] - 美国与韩国达成协议 韩国承诺向美国进行价值100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 但达成周期未明确[2] - 日本承诺大量投资美国能源基础设施[2] 协议可行性质疑 - 欧盟每年2500亿美元进口承诺相当于美国2025年向全球能源出口总量的80%[3]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能力到2030年翻一番的计划仍远不足以满足欧盟需求 欧洲每年或可多购买500亿美元美国液化天然气[3] - 欧盟要落实协议需将美国作为唯一能源进口来源国 目前美国占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50% 石油进口量17%[4] - 韩国去年从美国进口能源仅194亿美元 千亿美元承诺远超实际需求[5] - 日本在承诺减少化石燃料消耗情况下签署长期采购协议 不符合其绿色能源转型战略[5] 执行障碍 - 欧洲炼油厂采购决策基于原油适配性 运输成本和炼化利润等经济因素 而非政治承诺[4] - 缺乏财政激励或监管指令情况下 转向美国供应需依赖明确商业优势[4] - 欧盟可能通过转卖其他国家的方式兑现部分承诺[5] 对美国本土市场影响 - 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占比首次超过国内发电用量的一半[7] - 2025至2026年天然气价格上涨根源在于出口增长快于本土产量提升[7] - 到2029年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将比今年激增84% 加剧国内价格波动风险[7] - 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受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电力需求推动 对价格造成上行压力[7] - 限制可再生能源发展可能进一步加大国内市场对天然气的依赖[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