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罗盘
icon
搜索文档
一本更路簿 两代人守护
新华社· 2025-08-02 10:04
南海航道更路经 - 俗称"更路簿"或"更路传","更"指航行里程,"路"指航向,是船长必备的航海指南 [3] - 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3] - 记载成册,祖述有自,包含南海航道的航行里程和航向信息 [3] 更路簿博物馆 - 位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港,由王振忠建立,用于展示更路簿及相关航海文物 [7][13] - 馆内陈列家族传承的更路簿原件、罗盘、老地图、海捞瓷等老物件 [10][15] - 开馆后吸引大量游客,成为传播南海航海文化的重要场所 [20][23] 传承人王书保与王振忠 - 王书保是国家级非遗"南海航道更路经"传承人,航海四十余年,后将更路簿传给儿子王振忠 [15] - 王振忠原在北京从事音乐工作,2012年返乡后建立更路簿博物馆,致力于传播航海文化 [13][15] - 父子二人共同为游客讲解更路簿的历史和南海航海故事 [16][19][27] 更路簿的文化意义 - 更路簿是南海航海的重要历史文献,记录了南海航道的航行里程和航向 [3][15] - 博物馆的建立让更多人了解南海的经纬和祖辈的航海胆魄 [24] - 父子两代"守宝人"通过更路簿传承南海航海文化,讲述千年航海故事 [22][27][33] 潭门港与航海文化 - 潭门港是千年渔港,更路簿博物馆位于港口边 [7][24] - 当地渔民世代依赖更路簿进行南海航行,现已成为航海文化的重要象征 [10][27] - 更路簿博物馆的建立标志着潭门港从传统渔港向文化传播地的转型 [13][24]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文旅新探丨一簿一罗盘 乘风到南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3 12:40
南海更路簿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代代相传的航海秘笈,记载了南海航线和岛礁命名,自元代起在海南岛东部渔民群体中流传 [2][4] - 更路簿包含航行里程("更")和罗盘航向("路"),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船长出海必备的航海图 [4] - 现存更路簿多以西沙海域航线起笔,如"自大潭过东海(西沙海域),用乾巽使到十二更",琼海市潭门港因此得名 [4] 更路簿的商贸与航海功能 - 更路簿不仅用于渔业生产,还记录了从南海至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商贸航线 [8] - 海南渔民通过更路簿拓展航线,如梁其锐家族抄本记载"自新州去琶里更"(新加坡至印尼巴厘岛),推动20世纪早期南海国际贸易雏形形成 [8] - 渔民根据海外市场信息调整商业模式,例如将马蹄螺壳作为飞机涂料原料销往新加坡,梁氏家族借此发家 [8] 更路簿的跨区域贸易网络 - 海南渔民通过更路簿建立双向贸易:将渔产品运至东南亚销售,同时从南洋购入香料和海产品销往广东、海南 [9] - 更路簿中"粤琼更路"记录了海南七洲列岛、大洲岛至广东湛江、广州等地的航线,形成区域贸易闭环 [9] 更路簿的保护与传承 - 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团队深入渔村征集更路簿文物,进行修复、仿制及文本研究,并邀请潭门老船长参与文化保护项目 [11][13] - 博物馆通过翻译更路簿和展示渔家文化(如鲤鱼灯制作),将专业航海知识转化为公众可理解的南海文化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