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综合智慧能源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九洲集团(300040) - 300040九洲集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1
2025-09-11 08:44
公司概况与业务结构 - 九洲集团创立于1993年,专注于智能配电网和网络能源领域,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040)[2] - 业务涵盖智能配电网、新能源和综合能源服务三大板块,由三个业务集团管理,拥有超40家子公司,覆盖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3] - 公司累计持有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超2.7GW,在建和已获指标容量1GW,开发中权益容量超2GW[3] - 拥有专利超200项,是国家绿色工厂、数字化工厂,连续多年纳税信用A级企业[3]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 - 营业收入6.8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281.5万元,同比增长65.6%[4] - 综合智慧能源板块扭亏为盈,得益于生物质热电联产经营优化和减值影响减少[4] - 新能源业务受电力市场政策变动影响,风光发电毛利略有下降[4] 业务板块发展策略与目标 - 智能配电网业务2025年订单目标增长超20%,聚焦大客户和海外市场,电网内外订单占比约1:3,毛利率约20%,净利率约3%[5][6] - 新能源发电业务2025年增长目标10%,储备项目容量2-3GW,可支持未来3-5年增长[8] - 综合智慧能源业务2025年增长目标10%,重点发展分散式风电+供暖和生物质热电联产[6][9] 分散式风电+清洁能源供暖业务 - 储备分散式风电指标超300MW,已获取5个乡镇供暖项目资产,2个项目在建,预计2025年内并网[6] - 项目内部收益率可达10%以上,发电收入占比超90%,供热收入占剩余部分[7] - 东北三省潜在市场覆盖近300个县/区和超3000个乡镇[7] 国补回款与金融工具应用 - 2025年累计收到国补回款超2亿元,目前国补应收款超10亿元,风光项目均已进入合规清单和国补目录[4] - 可能使用基础设施REITs、ABS和RWA等工具实现电站资产出表[4] 电价市场化改革影响 - 存量项目沿用保障性电价,收益不受政策变动影响[5] - 新增项目通过竞价确定电价,降低收益不确定性,行业可通过压缩成本维持合理收益率[5] 研发与市场拓展 - 2023年底在江苏扬中设立新研发中心,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5] - 2024年组建海外业务团队,聚焦一带一路和东盟国家,推进设备认证和发电项目考察[11] 融资计划 - 可能于2026年发行新一期可转债或定增,用于风光发电项目推进[10] - 可转债强赎计划将根据市场情况、剩余规模和到期时间讨论后公告[10]
深水海纳:6月26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搜狐财经· 2025-06-26 14:06
公司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正在有序推进中 已披露相关公告包括《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编号2024-063)、《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暨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67)、《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5-013) [1] 2024年度业绩亏损原因 - 新增工程项目订单进度不及预期 受宏观环境、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公司更加注重客户偿付能力、提高客户筛选标准、把控项目订单质量 [3] - 已获取项目订单未能按照原定实施计划推进并确认收入 部分运营项目因政府业主方调整结算依据(降低了保底水量及污水处理服务费单价)导致营业收入减少 [3] -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4839.90万元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共计人民币7978.12万元 [3][4] - 管理费用上升 主要系本年度深化改革 优化人员结构 对员工离职补偿的一次性支出费用增加 [4] 业绩提升措施 - 持续发挥已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的客户资源优势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以TEPS模式增进与上游工业企业客户的互动 提供技术服务 研发智能环保装备、药剂新材料和新型工艺技术 [1] - 推动节能降耗工作 建立"管理+技术"协同的降本增效体系 探索更高效的管理模式 降低项目建设与运营成本 [1] - 重新梳理分析全国潜在市场项目机会 统一调配公司资源 加强市场团队建设和项目开发过程管理 挖掘优质项目储备 [1] - 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品牌优势 与央企等合作方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共同开发项目机会 [1] 海洋污水处理业务 - 公司具备海洋生态牧场水处理、海水养殖装备制造、海水养殖废水处理等技术储备 正在积极开拓相关业务 [2] - 生态环境部将统筹谋划"十五五"重点海域综合治理行动 协同推进重点海域综合治理与美丽海湾建设 公司将持续关注海洋污染治理板块相关业务并进行技术研发与储备 [2] 应收账款管理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继续实施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 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 将防范和化解拖欠账款工作成效纳入地方政府、国有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和相关审计监督的重要内容 [5] - 公司已建立《应收账款催收考核办法》 对现有应收账款进行追踪管理 建立地方政府相应管理部门常态化的随访机制 对不同财力情况的地方政府采取针对性的催款措施 [5] 2025年一季度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收入7716.1万元 同比下降24.36% 归母净利润1021.04万元 同比上升1218.7% 扣非净利润-924.38万元 同比下降2698.82% [6] - 负债率69.16% 投资收益2508.14万元 财务费用574.89万元 毛利率24.18% [6] 融资融券数据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入274.51万 融资余额增加 融券净流入0.0 融券余额增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