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纳米囊泡(Paclitaxome)

搜索文档
Nature Cancer:王志仁等开发紫杉醇纳米囊泡,增强乳腺癌和胰腺癌治疗效果
生物世界· 2025-08-25 08:10
紫杉醇药物局限性及当前市场格局 - 紫杉醇是一种用于治疗乳腺癌、胰腺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症的化疗药物 但受限于溶解性不佳、药代动力学特性不利、肿瘤内化和渗透有限以及严重不良反应 潜在疗效受到极大抑制[3] - 美国FDA仅批准两种紫杉醇制剂:紫杉醇注射液(Taxol)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 Taxol使用Cremophor EL和乙醇提高水溶性 但辅料导致严重过敏反应 需静脉注射预处理药物 Abraxane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纳米颗粒 安全性更高且有害不良反应更低 但在药代动力学和肿瘤递送方面未显著优于Taxol 临床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4] 新型紫杉醇纳米囊泡技术突破 - 研究团队通过将紫杉醇与鞘磷脂共价偶联 开发出鞘磷脂衍生的紫杉醇纳米囊泡Paclitaxome 改善了药代动力学特性 在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和胰腺癌小鼠模型中增强抗肿瘤疗效 同时降低骨髓抑制毒性[7][10] - 进一步整合超pH敏感的氮杂环庚烷(AZE)探针并通过CD47"自身"肽(CD47p)修饰纳米囊泡表面 构建功能化递送系统CD47p/AZE-paclitaxome 增强肿瘤组织渗透能力并减少免疫系统吞噬作用[7][10] - 该制剂可实现吉西他滨或卡铂的协同递送 在晚期KPC-Luc胰腺癌模型中强化肿瘤抑制并完全清除转移灶 在术后4T1-Luc2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预防肿瘤复发并显著延长雌性小鼠生存期[7][10] 技术优势及平台拓展性 - 新型紫杉醇制剂治疗效果优于既往已报道的紫杉醇纳米制剂[12] - 该系列纳米改造策略成功拓展应用于喜树碱纳米递送系统 验证了平台技术的可推广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