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多模态具身大模型(MMLA)

搜索文档
清华“姚班”天才、旷视五剑客携手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已完成两轮融资!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09-03 00:02
公司融资动态 - 原力灵机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新一轮天使轮融资 新增股东包括正景基金、洪泰基金、联想创投、锡创投和蔚来资本 [3] - 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九坤创投、启明创投、渝富基金和常盛投资 君联资本为最大外部股东持股8.3% [4] - 半年内完成两轮数亿级别融资 体现资本市场对具身智能赛道的高度认可 [4][5] 公司背景与团队构成 - 公司由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及早期核心技术骨干于2025年3月创立 核心成员包括范浩强、周而进和汪天才 [6] - 股东结构中包含旷视联合创始人杨沐(原力聚合法人)和唐文斌(灵机启原/拓原实际法人) 蚂蚁集团为原力聚合最大股东 [6] - 创始团队兼具顶尖学术背景与10年以上AI产品落地经验 涵盖CV、大模型、硬件研发等多领域能力 [9][10] 技术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端到端多模态具身大模型(MMLA) 融合多传感器、LLM、VLM、VLA与世界模型技术 [11] - 2024年底在RLBench跨任务测试中实现上百种任务平均成功率超90% 为中国首个达成此成就的具身智能公司 [11] - 在2025年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ManiSkill-ViTac)中获得「纯触觉操控」和「触觉传感器设计」两枚金牌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出现高融资现象 同类企业它石智航成立5个月获两轮累计超17亿元融资 创天使轮最高记录 [12] - 行业技术路线分化为硬件派(侧重控制与电机)与软件派(侧重智能化与泛化能力) 原力灵机兼具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 [9][10] - 具身智能赛道资本向具备AI能力且涉及本体的企业倾斜 2025年多家企业完成大额融资并取得商业化突破 [13] 商业化与行业挑战 - 人形机器人核心瓶颈在于"大脑"(大模型技术)突破 而非本体制造 泛化能力构成现阶段商业化核心壁垒 [13][14] - 行业面临批量化生产与场景有效应用难题 目前尚无企业建立真正技术护城河 [14] - 公司采用全栈自研路线 同步推进具身大模型与人形机器人本体开发 被视作赛道潜在黑马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