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空间转录组学
icon
搜索文档
登上Cell子刊封面,苏州大学揭示儿童脑肿瘤神经母细胞瘤的发育可塑性
生物世界· 2025-09-14 09:00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神经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颅外实体瘤,起源于神经嵴子代细胞,具有显著发育可塑性和瘤内异质性 [2] - 高危病例5年生存率低于50%,但发育可塑性背后的调控机制仍不明确 [2] - 肿瘤细胞异质性是癌症的显著特征,反映了起源细胞的发育谱系状态,对治疗响应和患者生存有重大影响 [7]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研究团队采用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技术,结合小鼠自发肿瘤模型和人类患者样本 [9] - 系统解析神经母细胞瘤发育状态的转录和表观遗传景观 [9] - 研究旨在阐明驱动肿瘤内谱系决定的机制,包括内在基因调控网络和外在微环境力量 [7][9] 核心研究发现 - 神经母细胞瘤重现了躯干神经嵴发育过程,具有潜在可塑性 [10] - 鉴定出高危神经母细胞瘤中对恶性转化至关重要的发育中间状态——"桥接"细胞状态 [9] - "桥接"状态具有广泛表观遗传预激活特征和潜在多向状态转换能力,标志不良预后 [9][10] - 转录因子-增强子基因调控网络(TF-eGRN)定义了肿瘤状态特征 [10] - 桥接/前体细胞状态特异性微环境促进间充质特性 [10] 潜在治疗策略 - 绘制了维持侵袭性状态的增强子基因调控网络(eGRN)及肿瘤微环境图谱 [9] - 通过靶向调控eGRN的转录因子(如E2F7和HMX1),可有效干预状态转换和恶性肿瘤进程 [7][9] - 研究为神经母细胞瘤带来新的潜在治疗策略 [9]
《Nature》权威发布:胖瘦之谜——顶尖研究团队破解人体脂肪构造变革密码!
GLP1减重宝典· 2025-09-14 03:08
全球肥胖健康挑战 - 全球超10亿人罹患肥胖症 近几十年持续攀升[7] - 肥胖与多种慢性疾病紧密关联 包括2型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特定癌症及早亡风险[7] - 肥胖人群患2型糖尿病风险较正常体重者高5倍以上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7] 脂肪组织研究核心发现 - 脂肪组织不仅储存能量 还参与调控全身代谢和免疫反应[8] - 肥胖状态下脂肪组织异常重构引发代谢功能紊乱 减重能显著改善这种状况[8] - 研究通过单细胞核测序分析超17万个细胞基因表达谱 精确描绘不同生理状态下脂肪组织构成[8] 实验设计与技术方法 - 研究选取70名受试者 包括25名肥胖患者减重手术前后和45名健康瘦人对照组[8][10] - 运用单细胞核测序 空间转录组学和代谢通量分析等技术整合[11] - 高精度分析方法揭示脂肪组织在肥胖和减重过程中的动态变化[8][11] 肥胖状态细胞变化特征 -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中多种细胞类型呈现显著变化 包括脂肪细胞 免疫细胞和血管细胞[10] - 这些细胞在肥胖状态下展现更高应激反应和衰老特征[10][11] - 脂肪细胞 前体细胞和血管细胞表现出更高衰老标志物表达[11] 减重手术改善效果 - 减重手术后脂肪细胞体积缩小 代谢灵活性增强[10] - 免疫细胞的炎症反应明显下降[10][11] - 减重能明显改善脂肪组织代谢功能 包括激活脂肪酸循环和支链氨基酸代谢等关键途径[11] 临床研究进展 - 《柳叶刀》子刊揭示减重手术效果 68%患者手术后体重减半[17] - 研究对比三大减重手术术式 其中一种效果领先[17] - 《柳叶刀》发布权威方法分析七大减肥药疗效[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