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穗工艺品

搜索文档
(走进中国乡村)从“晒秋”到“售秋” 皖南古村文旅焕新机
中国新闻网· 2025-09-14 04:46
核心观点 - 皖南古村塔川通过创新文旅融合模式 将季节性秋景转化为全年性消费体验 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收入多元化[1][2][5][7] 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 - 开发板栗咖啡、乌桕子装饰品、秋景木雕等特色商品 将自然元素转化为可售卖商品[2] - 美学空间融合文创开发、非遗体验、书店咖啡功能 试营业以来平均月营业额达15万元人民币[1][2] - 利用落叶标本制作装饰墙和个性化纪念品 为游客提供"把秋天带回家"的体验式消费[5] - 设计亲子"书签体验课"等互动项目 增强游客参与感和记忆点[5] 旅游产业发展规模 - 全村412户居民中70余户经营民宿和农家乐 从业人员300余人[7] - 民宿年经营性收入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7] - 2024年游客接待总量达到38万人次[7] 四季旅游产品体系 - 春季采茶制有机茶叶 夏季鱼灯装点绿野打卡点 冬季酿米酒 实现全年旅游覆盖[2] - 种植油菜、荷花、向日葵等景观作物及梅花、八角槭等观赏植物 强化四季景观效果[7] - 推出摄影、写生、割稻比赛、创意晒秋、稻田小剧场等"秋色+"文旅项目[5] 产业带动效应 - 吸引奥地利等国际人士投资改造百年徽宅为跨文化民宿 节假日出现"一房难求"现象[7] - 形成以民宿客栈为主导的旅游服务产业 带动本地就业和创业[7] - 实现本地居民就近就业 改变以往外出务工模式 促进家庭团聚和社区稳定[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