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广东金融监管局副局长范乐宇:科技支行是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重要支点
搜狐财经· 2025-09-02 05:51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 大湾区以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牵引 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规则对接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 当前处于新质生产力加速跃升的关键时期 [2] - 七部委联合发布15项科技金融举措 重点支持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允许在市场化法治化轨道上先行先试创新政策 [2] - 广东金融监管局推动全国首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 AIC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及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落地 [2] - 截至6月末 广东省AIC设立规模达47亿元 并购贷授信规模83亿元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及户数指标居全国前列 [2] 科技金融创新实践与成果 - 通过"监管沙盒"机制强化监管赋能 以科技支行建设为抓手提供灵活包容的监管政策 开发适配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特色金融产品 [3] - 6月末广东省科技贷款规模达5.78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9.58%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规模全国第一 近三年年均增速超20% [3] - 针对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发布4项科技保险示范条款 包括全国首个低空飞行器专属科技保险和技术研发综合性保险 [3] - 累计为超20万家科技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超3万亿元 同比增长76% 覆盖产业创新链全流程 [3] 科技金融发展挑战与改革方向 - 科技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面临三大挑战:服务内涵发生深刻变化 服务效能亟需强化 生态环境协同不足制约产融结合 [5] - 需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配的科技金融服务新范式 通过制度政策赋能 专营体制筑基 创新服务破局三大路径实现突破 [5] - 广东已设立超两百家科技特色支行 但专营体制建设水平与国际科创中心需求不匹配 服务专业化特色化程度不足 [6] - 未来将围绕产品特色化 制度差异化 管理体系化 服务多元化加强科技支行建设 计划用2年时间培育标杆"四化"科技支行 [6]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声!涉及多项利好措施
金融时报· 2025-05-23 03:49
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 七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政策举措,涵盖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七个方面 [1] - 金融监管总局引导构建"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包括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 [2] - 截至一季度末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0%,增速远高于各项贷款平均水平 [2] - 全国设立科技支行2178家,大中型银行已在总行和省分行层面设立专门科技金融部门 [2] "345"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 "3"指政策体系、产品供给体系和专业组织体系 [2] - "4"指四项试点: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意向金额突破3800亿元)、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三批规模2220亿元)、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期限延长至10年,比例提高至80%)、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 [2] - "5"指五类金融机构优势:政策性银行提供中长期低利率融资、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科技创新、保险机构覆盖全生命周期、资管机构加大股权投资、非银机构提供融资租赁等特色服务 [3] 科技保险进展 - 科技保险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未来产业培育提供风险保障,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万亿元 [4] - 保险资金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上市股权风险因子调整为0.4,科技板企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下调到0.4 [4] - 截至去年年底保险业提供科技保险保障约9万亿元,投资科技企业超过6000亿元 [4] - 正在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优化服务体系 [5] 三项新政策举措 - 允许保险公司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科技企业 [5] - 保险资金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余额占比从20%提高到30% [5] - 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优化服务体系 [5] 科技金融"三项建设" - 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纳入战略规划,构建独立管理机制,向特色分支机构授权 [6] - 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提升科技型企业首贷率,探索"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延至五年 [7] - 加强科技金融专业能力建设:建立差异化评估体系,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