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玉雕
icon
搜索文档
“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大赛20届成果展发布会在京召开
消费日报网· 2025-09-18 03:16
大赛规模与成果 - 2025年"工美杯"大赛参赛作品数量达671件创历史新高 涵盖9大类26小类工艺[1] - 大赛评选获奖作品376件 其中金奖40件 银奖75件 铜奖112件 优秀奖149件[1] - 成果展首次集中展出20届大赛优秀作品110件 参展作者包括89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含34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 历史沿革与行业影响 - 大赛自2002年起已成功举办20届 累计参赛作品超万件 近三年均超600件[2] - 历届共评选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珍品40件 金奖作品超300件[2] - 大赛隔年交替举办传统工艺美术与创新设计大赛 形成权威评审机制[2] 行业合作与传承 - 四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向中国工艺美术馆捐赠代表作 涉及景泰蓝和玉雕工艺[2] - 捐赠作品包括《福禄万代熏》《白玉绞丝镯》《兰花》《苍龙教子抱月瓶》等精品[2] - 捐赠举措体现工艺美术行业与国家级专业馆所的深化合作[2] 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北京市2012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计之都"称号 推动工艺美术与城市文化深度融合[3] - 新技术(人工智能/柔性制造/虚拟现实)正改变传统工艺美术的设计生产传播方式[3] - 未来将通过数字赋能发展智慧工美 建设文商旅产一体化的特色产业园区[3] 工艺美术品类 - 大赛作品涵盖景泰蓝 玉雕 雕漆 花丝镶嵌等核心传统工艺门类[1][2] - 参展作品类型覆盖9大类工艺 体现北京工艺美术的完整产业体系[1]
建行扬州分行助力扬州非遗绽放新光彩
江南时报· 2025-09-05 07:37
核心观点 - 建行扬州分行为扬州工艺美术集团提供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 支持非遗技艺研发创新 人才培养 市场推广及生产设备更新改造 [1][2] 金融支持措施 - 累计提供流动资金贷款1亿元 用于非遗技艺研发创新 人才培养 市场推广及生产设备更新改造 [1] - 金融资源注入为非遗技艺研发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鼓励工艺美术大师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 [1] - 通过参与各类非遗展览展销活动 帮助拓展销售渠道并提升品牌知名度 [2] 非遗传承发展 - 资金支持用于与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非遗技艺培训课程 吸引年轻人投身非遗传承事业 [1] - 非遗技艺涵盖雕版印刷 漆器髹饰 玉雕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1] - 面临资金短缺和市场推广困难等挑战 需要外部金融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1]
苏州人的热情好客让参加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外国青年印象深刻
苏州日报· 2025-07-15 00:08
论坛概况 - 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在苏州开幕 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及17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参会 [1] - 会场设置青匠BOX青春市集 展示核雕、刺绣、玉雕、苏扇等苏州特色非遗产品 [1] 国际青年参与 - 保加利亚青年代表对核雕手串等文创作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与非遗传承人深入交流并约定后续学习 [1]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参会者专程为论坛赴苏州 称赞苏州文化遗产及城市魅力 [2] - 塞尔维亚和墨西哥青年代表评价苏州人热情好客 对城市规模及文化体验印象深刻 [2] 苏州文化推广 - 非遗传承人子女(如陆小琴女儿姚思颖)通过英语向国际青年介绍核雕工艺 结合留学背景促进文化传播 [1] - 汉服体验区吸引外国青年参与 志愿者协助试穿并拍摄 形成互动式文化展示 [2] - 论坛安排御窑金砖博物馆、拙政园等文化地标参观 强化苏州历史与风土人情的实地感知 [2] 非遗产业展示 - 青匠BOX市集由苏州团市委策划 集中呈现核雕、苏绣等传统工艺 吸引国际青年驻足 [1] - 大学生志愿者协助讲解非遗作品 提升外国参会者对苏州工艺的认知深度 [1]
河南展团满载收获 信心倍增“下届还来”
消费日报网· 2025-06-19 02:50
河南工美展团参展成果 - 河南工美展团在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展示了涵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各大品类的优秀工艺美术作品,充分展现河南工美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文化底蕴 [1] - 展团荣获多项荣誉,包括"优秀组织金奖",并在"百鹤杯"大赛中获得5个"百鹤金鼎奖"、4个"百鹤奖"和11个"百鹤新锐奖" [1] - 参展规模显著扩大,展团面积比上一届增加40%,汇集近70家企业、超千件展品,打造行业发展的工艺美术盛宴 [2][5] 参展作品与技艺亮点 - 平顶山市作为"中国汝瓷之都"组团参展,汇集24家陶瓷企业和22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展出2000余件(套)展品,茶器类产品和文创饰品深受客商青睐 [5] - 密玉俏色雕刻作品《一篮富贵》重48公斤,采用上等俏色密玉,融合镂雕、俏雕等技法,荣获"百鹤金鼎奖" [8][9][10] -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策划"阳燧取火"文化宣讲活动,设置印章免费体验区,展示古代青铜科技魅力 [6]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博览会已成为展示河南工艺美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为省内大师与作品"走出去"和传统工艺创新传承带来新理念 [5] - 参展活动有力推动平顶山市汝窑陶瓷产业创新发展,并为行业带来新思路 [6] - 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打通南北艺术界地域壁垒,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技艺的对话与互鉴 [6]
古韵新声 激活消费新引擎
搜狐财经· 2025-05-26 08:12
忻州古城与太原钟楼街的文旅商业表现 - "五一"假期忻州古城接待游客49.59万人次,客流量居全市A级景区首位,景区收入1911.29万元,同比增长24.89% [2] - 太原钟楼街同期接待游客64.4万人次,同比增长0.94%,销售额同比增长19.74% [2] - 忻州古城构建600余家特色商户生态圈,形成11大功能板块,包括老字号复兴区、14个主题院落等 [4] - 钟楼街复建18个单体历史建筑,修缮120号院并改造为钟楼书院,回迁10家老字号 [6] 文化赋能与业态创新 - 忻州古城夜间消费总额突破1.5亿元,商铺夜间营收平均增长30%,通过灯光亮化工程打造"白+黑"全时消费模式 [7] - 钟楼街以原创IP"钟宝儿"为核心,结合非遗技艺打造国潮文旅体验,夜间灯光投影秀和沉浸式演艺吸引客流 [7] - 非遗商业化成效显著:忻州古城7家手工作坊年销售额超300万元,钟楼街"晋礼"文创店开发2000多个非遗单品 [8] - 两地引入首店经济,忻州古城招引30余家首店(如喜茶、奈雪的茶),钟楼街首店对"五一"销售增长贡献显著 [8] 运营模式与政策支持 - 忻州古城采用"政府主导+专业运营"模式,与陕西袁家村文旅集团合作,深度挖掘文化内涵 [4] - 太原钟楼街引入华润集团专业化运营,实施"游客友好计划"提升管理效率 [11] - 山西省商务厅2020年启动省级步行街认定,给予政策支持,各地形成差异化路径(如忻州"三级联动"机制、太原市容管理优化) [12] 行业挑战与未来方向 - 同质化问题突出,部分街区存在业态雷同现象(如"三步一打银,五步一妆造") [12] - 交通拥堵、停车设施不足制约发展,需加强智慧化转型(如引入AR/VR技术、优化社交媒体营销) [12] - 区域协同趋势显现:太原打造"钟楼-柳巷商圈"集群,晋城规划"太行不夜城"地标联动10个商圈 [13]
艺献八闽 “豫”见美好
消费日报网· 2025-05-23 02:51
博览会概况 - 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将于5月30日在福州开幕,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办 [1] - 河南展团展览面积较上届增加近40%,展示品类覆盖玉雕、陶瓷、刺绣、烙画、铜艺礼器、砚台等 [1][2] - 展团目标包括"摘金夺银"和借助博览会平台进行多角度宣传 [2] 河南工艺美术行业特色 - 河南工艺美术承载华夏文化基因,以深厚底蕴、独特艺术魅力和匠心传承著称 [1] - 形成平顶山汝瓷、禹州钧瓷、洛阳唐三彩、开封汴绣等特色区域品牌 [4] - 通过区域品牌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形成20余种工艺美术特色品类 [4] 代表性艺术家与作品 - 王冠军大师独创密玉俏色雕刻技法,作品《唐宫夜宴》获"百鹤奖",工作室培养600余名人才并带动4万从业人员 [5] - 韩玉琴带领的韩氏女红汴绣继承北宋技法,开发现代元素作品,形成独特艺术风格 [7] - 柴战柱守护绞胎瓷非遗技艺,企业获"中华老字号"等称号,成为传统技艺现代化转型标杆 [8] 参展策略与行业影响 - 博览会成为河南工艺美术"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促进传统技艺创新传承 [2] - 展团获得省内各级大师和知名企业支持,展出作品涵盖国家级、省级大师创作 [2] - 通过博览会平台展示中原文化底蕴,推动工艺美术事业繁荣发展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