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房产

搜索文档
“睡城”改称呼了?房价一路下跌,却仍没人买账
搜狐财经· 2025-08-06 12:52
曾经的"睡城"辉煌 - 燕郊作为河北三河市最西端的小镇,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地理位置独特,迅速成为北漂族的居住选择 [3] - 由于北京房价暴涨,许多北漂族选择在燕郊安家,推动其成为"北京后花园" [3][5] - 燕郊居民的生活状态呈现"昼伏夜出"特点,白天在北京工作,晚上返回燕郊休息 [5][7] 房价飙升与资本涌入 - 2010年北京市限购政策出台后,燕郊房价首次突破万元大关 [9][11] - 2017年3月燕郊房价达到巅峰,部分楼盘单价接近4万元/平方米 [11][13] - 通州被确定为北京行政副中心后,燕郊被市场看好,叠加京津冀协同发展预期,房价进一步上涨 [13] - 地铁规划炒作推动房价,投机资本大量涌入,房产被视为投资品而非居住用途 [15][17] - 2017年初部分优质小区房价高至数百万元/套,但市场需求依然旺盛 [19] 调控政策与市场转折 - 2017年国家加强环京地区房地产调控,廊坊出台严厉限购政策,外地户籍购房受限,首付比例提高 [21][23][24] - 房贷政策收紧导致需求锐减,炒房客抛售房产,市场供应激增 [26] - 开发商过度开发,2017-2021年商品房供应量翻倍,新楼盘大量涌入导致供过于求 [28][30] 经济基础与供需失衡 - 廊坊经济基础薄弱,缺乏支柱产业,无法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人才流失严重 [32] - 北京、天津的"虹吸效应"进一步削弱廊坊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吸引力 [32] - 2023年燕郊二手房价格跌至4500-5000元/平方米,较2017年峰值下跌超75% [37] 市场反应与短期波动 - 限购取消初期燕郊楼市出现短暂成交高峰,但未能持续,市场迅速回归低迷 [34][37]
再添一座“鬼城”!房子价格从每平4万一路下跌,却仍无人问津
搜狐财经· 2025-08-05 11:08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这句话,现在已经成为河北文旅的一句标志性待客口号了。 特别的对于在北京的人们来说,前往河北一趟甚至都用不了多长时间,有些家在河北的人,甚至还会每天去北京上班。 可是在很多年前,河北燕郊甚至是许多北漂人的"睡城", 但现在,这里却有种"无人问津"的感觉。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地理优势 河北燕郊,和北京通州仅仅只有一河之隔,对于不少北漂族来说,相较于北京的高房价,燕郊反而更能让人接受。 很长一段时间,燕郊其实一直都被认为是"北京睡城",在这里,曾创下了不少楼市神话,可是也留下了一地鸡毛。 事实上,燕郊原本只是河北三河市最西边的一个小镇,仅此而已。 一般来说,一个城市最边上的小镇,距离市中心是非常远的,可能一些发展也会稍微有点缓慢,但奈何人家燕郊旁边紧挨着北京,这样的地理位置,直接让 这里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小镇。 北漂的人数越来越多,可北京的房价也越来越高,一些想要买房,但是却又在北京买不起房的人,就把目光放在了燕郊。 这里距离北京只有一条河的距离,在这里买房,上班通勤也是非常方便的,相较于北京的高房价,燕郊的房价反而更能让人接受。 也正是因为这样,燕郊的房地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
十年经历三重打击 燕郊楼市故事
搜狐财经· 2025-06-26 10:40
燕郊楼市概况 - 燕郊位于河北廊坊三河市,与北京通州仅一河之隔,因限购和高房价成为"北京睡城",其楼市波动与北京政策高度关联[1][13] 房价波动案例 - 案例1:2014年70万元购入的二手房,2017年估值达190万元(+171%),2021年缩水至105万元(-45%),最终平仓脱手[3] - 案例2:2017年300万元购入的130平房产(首付100万+月供1.3万),五年后贬值超100万元,租金仅2000元/月[7] - 案例3:2018年120万元全款购入的商住房,因地铁改线规划,五年后挂牌价腰斩至60万元(-50%)[7] 市场周期特征 - 2014-2016年房价飙升,部分房源涨幅近3倍,显著高于全国二线城市水平[11] - 2017年最严限购令导致房价腰斩,三年疫情加剧断供现象,二手房挂牌量持续攀升[11][12] - 当前房价回落至1万元/平,较峰值3万元/平下跌67%,相当于2012年水平[13] 购房者群体分析 - 主要购房群体为北漂族,目标是通过燕郊房产作为进入北京的跳板,但多数面临资产缩水和通勤压力[13] - 部分投资者因规划变动(如地铁改线)遭受重大损失,商住房流动性问题突出[7] 区域发展矛盾 - 地理邻近北京但行政归属河北,导致政策红利与基础设施投入存在落差[11][13] - 当前市场呈现"闭环"特征,购房者资产经历完整涨跌周期后回归原点[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