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熊猫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走,一起参观“大熊猫老家”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25 00:08
图①: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两只大熊猫正在玩耍。 郝立艺摄 图②: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片区拍摄到的野生大熊猫。 马文虎摄 图③: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南入口社区"貊貊家园"。 任珏鑫摄 图④: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科普教育中心。 郝立艺摄 今年是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近日,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四川省人 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守护自然瑰宝、共绘和合之美"为主题的第三届国家公园论坛在四川省成都市举 行。 在论坛举行前,来自新西兰、比利时、荷兰等国家的驻华大使、参赞以及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相关负责 人,深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雅安基地、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等地,实地感受我国大熊猫保护 以及生态建设成果。 大熊猫种群稳步壮大 "大熊猫国家公园成立后,很多游客慕名而来,7月—9月是游览旺季,民宿几乎一房难求。"站在自家民 宿门口,发展村村民周洪告诉记者,除了大熊猫,龙苍沟的鸟类也比较丰富,很多观鸟爱好者以及动植 物保护者经常跑来调研、拍摄。 龙苍沟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熊猫文旅"已成当地支柱产业:投资10亿元建设"貊貊家园"综合体,提档 升级70家民宿并成立"熊猫民宿联盟","熊猫氧养 ...
四川高质量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上升至185只 1227只野生大熊猫的安逸家园
四川日报· 2025-08-19 00:22
生态系统修复成效 - 累计完成栖息地修复33万余亩,实施生态廊道建设2万余亩,促进大熊猫种群活动范围扩大[4] - 红外相机监测显示大熊猫在修复区活动频率提升,2019-2021年连续记录到密集活动影像,近5年4次拍摄到母子同框画面[4] - 大熊猫野外监测年遇见数从178只上升至185只,种群数量稳中有升[4] 监测与巡护体系 - 布设红外相机4600余台,年均巡护8.5万人次,巡护里程超10万公里[1][5] - 通过卫星遥感、无人机和影像对比构建"天空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常态化图斑核查[5] - 1227只野生大熊猫与1.1万余种珍稀物种共享优化后的栖息环境[2][5] 跨区域协同管理 - 2023年7月出台全国首个国家公园跨省协同立法,建立川陕甘三省协作机制[6] - 开展联合巡护和联合调查,消除省界毗邻区域巡护盲点[6] - 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四川片区化解权属争议331处(1351.31平方公里),争议面积化解率达81%[7] 社区协同发展模式 - 龙苍沟镇发展"熊猫文旅"支柱产业,投资10亿元建设"貊貊家园"综合体,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旅游收入2.1亿元,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9] - 平武县发展生态养蜂产业,通过改良蜂箱使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促进中草药传粉与农作物增产[9] - 建成8个重点入口社区,提供3000余个公益岗位,生态体验年接待量突破440万人次[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