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绝缘制痕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固态电池重点标的汇报
2025-09-07 16:19
固态电池行业与公司分析纪要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固态电池产业链 包括材料 设备 制造等环节[1] * 涉及公司包括设备商航可科技 海目星 凯普新激光 德龙激光 纳克诺尔 材料商厦工新能 上海洗霸 博彦股份 中一科技 以及锂电中游材料商璞泰来 天赐材料 德方纳米等[1][2][9] 核心观点与论据 固态电池投资布局方向 * 投资布局三大方向 增量材料环节如硫化物电解质 干法电极 高电压正极 锂金属负极 已进入下游头部企业供应链并取得订单的公司 传统材料端因产能供需趋紧可能迎来价格修复[2] * 锂电中游材料呈现反内卷趋势 看好六氟磷酸铁环节潜在涨价弹性 推荐天赐材料 关注东多多[2][18] * 负极环节估值确定性高 璞泰来受益于低成本产能释放和产品价格反内卷[2][19] 设备领域进展与标的 * 后道高压化成分容设备是重点 因硫化物电解质生产时间长 需大幅提升设备数量以达同等效率 推荐航可科技 海目星和凯普新激光[1][4] * 海目星具整线建设能力 与新日电池合作建设两G瓦时4亿订单全线固态产线 新签订单预计全年达81至90亿元 其中七成为锂电且一半以上为海外客户 积极与亿纬 中航国轩对接[4][5] * 海目星2025年新签订单将显著提升2026年营收 锂电设备回收周期为一到两年 当前在手订单约100亿元 若净利率恢复至9%至10%则前景良好[1][7] * 德龙激光提供激光绝缘制痕技术 有效防止短路 已进入C公司供应链并获得明确订单 正与其他客户送样测试[1][13] * 纳克诺尔以滚压技术为核心 拓展锂金属成膜设备 电解质转印设备和等压设备 可能成为中前道综合供应商 等压设备将于今年10月发布[2][17] 材料领域进展与标的 * 厦工新能确定性最强 其硫化铝技术进入下游大客户P公司供应链 产能从300公斤扩至10吨 未来可能扩展至硫化物电解质领域[9] * 厦工新能新型正极材料NL相比三元和富锂锰基具有更高能量密度 高达5 1伏特高电压 形变率仅3%至5% 离子导电率高50%以上 已向头部客户C和B送样[9][10] * 上海洗霸确定性最强 通过收购有研新材硫化铝业务 实现五吨级别出货量 计划扩产至百吨规模 年底及明年初迎装车需求 进行模组 pack级别测试[9][11] * 上海洗霸在硫化锂领域市场占有率高 年底扩至百吨产能 具备先发和卡位优势 将受益于需求上涨[12] * 博彦股份专注于碘化锂生产 替代硫化物电解质中的氯元素 具吸水性 环境耐受性更佳 能提高硫化物电池离子电导率 是国内唯一能量产碘化锂的供应商 预计2026年需求从百吨扩至千吨级别[2][15][16] * 中一科技与华中科技大学合作推锂金属负极产品 与C公司21C实验室合作送样 计划明年上半年建中试线 在锂金属负极领域具明显卡位优势 锂金属负极技术通过2兆帕压力可实现500到1000次循环[1][14] 其他领域布局与公司前景 * 海目星还积极开拓激光和超声技术领域业务 包括半导体 医疗等[8] * 璞泰来干法成膜工艺路线取得突破 固态设备布局有望推动估值扩张 预计全年盈利23至24亿元 有望兑现股权激励业绩指引[2][20][21] * 德方纳米在磷酸铁锂领域具反内卷优势 可能通过蒙铁锂实现阿尔法收益 三元材料与蒙铁锂掺混路线可降本 并随头部车企导入而放量[2][22][23] 其他重要内容 * 全固态电池模组需对电芯施加10兆帕以上压力 导致系统集成效率降至50% 若压力降至2兆帕以内则效率可达80% 是车企可接受水平[14] * 锂金属负极技术周期可能提前至2026年初 而非2030年之后[14] * 当前电信板块表现火热[2] * 2025年锂电成长性突出 头部龙一龙二企业产能利用率达80% 若2026年继续外推 供需将进一步趋紧并提升价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