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华简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
人民日报· 2025-08-03 02:08
清华简的学术价值与发现 - 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的佚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4] - 内容涵盖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等,世所罕见 [5] - 《算表》被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是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 [5] - 《五音图》和《乐风》是继曾侯乙编钟之后先秦音乐史上又一重大发现 [6] - 《两中》等篇目为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坚实支撑 [6] 清华简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已出版14辑整理报告,第十五辑即将出版 [4][7] - 最新一辑整理报告涉及中国古代早期相马、疗马、驯马,比已知历史文献记录更早 [7] - 清华简整理工作已进入尾声 [4] - 研究团队由近20人组成,80后学者占比近50%,年轻学者逐渐成长 [13] 清华简的研究方法与挑战 - 编连困难是首要问题,2000多枚竹简大多零散杂乱,无简序编号、无篇题 [8] - 认字困难,清华简为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部分字形首次出现,字义理解需深入研究 [9] - 研究需多学科支撑,包括古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等 [9] - 集体会读时,专家们对同一字可能出现多种理解,分歧难以统一时会保留不同意见 [10] 清华简的普及与传播 - 通过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普及类书籍、公选课程等形式推广清华简 [11][1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普及类读物广受欢迎,内容简洁易懂 [12]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竹简上的经典"展览,用通俗语言讲述竹简故事 [14] - 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等公选课十分热门,吸引学生跨专业研究古文字学 [12][13]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文化中国行·人文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02 22:01
清华简的学术价值与发现 - 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的佚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3] - 清华简内容涵盖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等,世所罕见 [4] - 《算表》是目前所见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 [4] - 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和《乐风》是继曾侯乙编钟之后先秦音乐史上又一重大发现 [5] - 《两中》等与夏代有关的篇目为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坚实支撑 [5] 清华简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已出版14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整理报告 [3] - 清华简第十五辑研究报告即将出版,内容关于中国古代早期相马、疗马、驯马,比已知历史文献记录更早 [6] - 清华简记录古人对历史兴衰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实践具有重要启迪和参考价值 [6] - 清华简整理工作进入尾声,研究团队已有近20人,80后占到近50% [11] 清华简的研究方法与挑战 - 清华简2000多枚竹简大多零散杂乱,无简序编号、无篇题,许多是残章断简,编连困难 [7] - 清华简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有些字没有流传下来,有的字形首次出现,辨识和理解困难 [7] - 研究团队采用多学科协作方式,包括古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以及美术、科技等不同专业学科 [8] - 整理工作有三次集体会读,一字一句推敲琢磨,遇到分歧会保留不同意见供学术界参考 [9] 清华简的普及与传播 -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努力在普及上下功夫,让"冷门绝学"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更多人知晓 [10] - 参与策划电视节目、编辑出版普及类书籍和外语版本、开设公选课程、做展览等多种形式推广 [1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普及类读物广受欢迎,内容简洁易懂且准确性有保证 [11]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内"竹简上的经典"展览用通俗语言讲述竹简故事,受到学生欢迎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