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研究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破译战国典籍中的文化密码
人民日报· 2025-08-03 02:08
清华简的学术价值与发现 - 清华简包含70多篇文献,其中60多篇是已失传2000多年之久的佚篇,具有极高学术价值 [4] - 内容涵盖诸子思想、历史文化、天文历法、律法术数、医学方技等,世所罕见 [5] - 《算表》被认证为世界上最早的十进制计算器,是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 [5] - 《五音图》和《乐风》是继曾侯乙编钟之后先秦音乐史上又一重大发现 [6] - 《两中》等篇目为实证中国5000多年文明史提供坚实支撑 [6] 清华简的研究进展与成果 - 研究团队十余年如一日破译千年密码,已出版14辑整理报告,第十五辑即将出版 [4][7] - 最新一辑整理报告涉及中国古代早期相马、疗马、驯马,比已知历史文献记录更早 [7] - 清华简整理工作已进入尾声 [4] - 研究团队由近20人组成,80后学者占比近50%,年轻学者逐渐成长 [13] 清华简的研究方法与挑战 - 编连困难是首要问题,2000多枚竹简大多零散杂乱,无简序编号、无篇题 [8] - 认字困难,清华简为战国时期楚国人所写,部分字形首次出现,字义理解需深入研究 [9] - 研究需多学科支撑,包括古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历史学等 [9] - 集体会读时,专家们对同一字可能出现多种理解,分歧难以统一时会保留不同意见 [10] 清华简的普及与传播 - 通过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普及类书籍、公选课程等形式推广清华简 [11][12]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等普及类读物广受欢迎,内容简洁易懂 [12] -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竹简上的经典"展览,用通俗语言讲述竹简故事 [14] - 清华简与中国古代文明等公选课十分热门,吸引学生跨专业研究古文字学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