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搜索文档
阳江海上风电为什么行?
中国能源网· 2025-06-04 01:40
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 - 截至4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 阳江建成并网海上风电600多万千瓦,占广东省一半、全国第二 [2] - 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市场,全方位引领全球发展 [4] 阳江海上风电核心优势 - 海岸线长达400多公里,省管海域规划总装机2000万千瓦(总投资2070亿元),近海浅水区300万千瓦已全并网,深水区700万千瓦在建 [4] - 2030年阳江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将达4000万千瓦,年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1/9),年减碳8000万吨 [5][6] - 形成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吸引明阳智能等龙头企业落户 [7] 产业规划与目标 - 阳江打造"4+4+X"产业体系,重点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2035年延伸产业链产值目标超2000亿元 [6][8] - 构建"风、光、储、蓄、氢、装"协同发展的千亿级绿能产业集群 [4] - 阳江国际风电城将发展为世界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 [8] 技术创新与深远海开发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漂浮式机组已投运 [9] - 阳江在离岸100公里海域开发领先全球,率先突破漂浮式技术(被称为"海上风电皇冠") [9] - 行业需突破深远海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等技术,推动全生命周期成本下降 [10] 产业发展趋势 - 海上风电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技术持续升级、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 [10]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的空间集约利用,提升海洋经济综合价值 [10] - 阳江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构建,为全球提供复杂海况下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9][11]
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351万千瓦,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
中国电力报· 2025-05-27 06:50
海上风电装机规模 - 截至4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1] - 新增装机与累计装机容量已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1] - 占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50%以上 [1] - 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 [2] - 阳江市已建成装机容量600万千瓦居全国第二 [2]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已下线 [2] -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持续提升 [2] - 一批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已建成投运 [2] - 阳江市构建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研发设计、检测认证、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2] - 阳江市着力打造"风、光、储、蓄、氢、装"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2] 未来发展规划 - 2030年阳江市将建成4000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海上风电 [2] - 上网电量将超过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的九分之一 [2] - 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万吨 [2] - 海上风电将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技术持续升级、多产业融合发展三大趋势 [2] 行业发展策略 - 聚焦深远海新型漂浮式基础研发制造 [2] - 加强柔性直流、低频交流等技术研发应用 [2] - 完善跨部门协同机制优化政策激励与营商环境 [2] - 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等业态的空间集约利用 [2] - 强化沿海省份经验共享深化国际技术交流 [2]
媒体报道丨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达4351万千瓦,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
国家能源局· 2025-05-27 05:58
海上风电行业现状 - 截至4月底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达4351万千瓦 新增与累计装机容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占全球总量50%以上 [1] - 广东省海上风电装机规模突破1250万千瓦 其中阳江市建成600万千瓦装机容量 居全国第二 [1] 技术突破与产业链发展 - 国产26兆瓦海上风电机型下线 海底柔性直流输电与深远海升压站技术效率提升 漂浮式机组已投运 [1] - 阳江市构建覆盖资源开发 装备制造 研发设计 检测认证 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 打造"风 光 储 蓄 氢 装"千亿级产业集群 [1] 未来发展规划 - 阳江市2030年规划建成4000万千瓦海上风电 上网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 相当于广东省用电量九分之一 年减排二氧化碳8000万吨 [2] - 行业将呈现深远海化开发加速 技术升级 多产业融合三大趋势 需聚焦漂浮式基础研发 柔性直流技术 跨部门协同 空间集约利用等方向 [2] 区域发展样本 - 阳江市成为海上风电产业集约化发展典型样本 通过全产业链协同与多能源形态融合实现规模化发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