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饼

搜索文档
宋朝百姓聚会:市井里的烟火气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04:48
(原标题:宋朝百姓聚会:市井里的烟火气) 文博时空 作者 董严 千年前,赵匡胤黄袍加身,开创了一个自由而迷人的新时代,"举目则青楼画阁, 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细致的描述记录了无数生命曾 经存在的痕迹,让我们跟随一个普通百姓李贵的脚步,一起回到烟火市井的故梦。 这里是北宋都城东京开封,也是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都市。 俯视这座城池,皇城、内城、外城三重宫墙嵌套而立,最外围周长约43公里,陆路城门共十二座,东面 设有两门,西、南分别设有三门,北面设立四门供人通行,另有水门数座,供河流穿行。城内道路呈十 字相交,街市屋宇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肉铺庙观挤挤挨挨,养活了五行八市、三教九流。 在元旦当天,普通人家也会认真梳洗,换上洁净崭新的衣服,虽然不像富贵人家有罗、缎、织锦等名贵 布料,但也要素雅干净,迎接亲友的来访。在宋代,元旦拜年的方式有很多,有同族长者带领若干后生 挨家祝贺,有亲朋好友之间相互祝贺,也有大家聚在一起"团拜"。李贵每年都会置酒待客,约三五好友 小聚。早上五更刚过,便有邻人熟识前来拜年,除了提前约好的三个好友,也有邻居贪酒留下相聚。一 边喝着屠苏酒,一边闲话家常 ...
头伏饺子二伏面,为啥这么吃?
中国新闻网· 2025-07-21 01:06
三伏天饮食风俗 - 华北平原地区流行"头伏饺子二伏面 三伏烙饼摊鸡蛋"的食俗 主要源于小麦主产区的面食传统 [1] - 饺子象征元宝 "伏"与"福"谐音 头伏吃饺子蕴含"元宝藏福"的吉祥寓意 [1] - 炸酱面配菜遵循"顺四时"原则 采用芹菜 豆芽等时令蔬菜 可搭配黄豆 青豆及米醋 大蒜 [2] - 三伏天饮食具有"贴伏膘"功能 通过鸡蛋等高营养食品应对"苦夏"消耗 [2] 历史饮食演变 - 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伏日食用"汤饼" 用于驱避热毒伤人的"厉鬼" [3] - 明代北京地区伏日食用马齿苋(长命菜) 江苏地区则有"头伏馄饨二伏茶"习俗 [3] - 杭州地区偏好火腿 嘉兴流行藕片 部分地区存在"头伏火腿二伏鸡 三伏金银蹄"的食俗 [3] - "晒伏姜"为特色习俗 将生姜与红糖混合晾晒制成保健食品 [3] 传统避暑方式 - 明清时期官方通过工部发放冰票 民间商贩冬季储冰夏季售卖 形成完整冰块供应链 [5] - 什刹海赏莲 洗象活动成为夏季重要休闲方式 单次活动可吸引数万观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