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管家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湖北五年投近3500亿元推进城市更新,惠及居民270万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8 15:27
城镇化发展进程 - 湖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62.89%提升至2024年66.35% [1] - 城镇化进入稳定发展新阶段 城市发展模式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 [1] 城市更新投资与项目规模 - "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城市更新项目超7800个 完成投资近3500亿元 [1] - 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84万个 惠及居民270万户 [1] - 加装更新电梯超过1万部 完整社区覆盖率达30% [2] - 建成智慧停车平台覆盖17个市州 联网车位350万个 [2] 城市更新模式创新 - 创新推出"产权人自主更新"模式 已有48个项目采用该模式 6500余户居民入住新居 [2] - 采用"留改拆"并举方式推进更新 完成19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 [2] - 历史建筑数量翻番达4455处 武汉昙华林等街区成为文旅新地标 [2] 绿色生态建设成效 - 建成5100公里荆楚绿道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较"十三五"末提高1.95平方米 [2] -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升3.88个百分点 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 [2] - 污水集中收集率达75% 县级市黑臭水体整治完成率100% [2] 金融支持与资金保障 - 通过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白名单"项目扩围 截至7月末白名单项目达855个 [3] - 授信审批3116.9亿元 累计投放2197.8亿元 [3] - 银行机构审批城市更新贷款项目150多个 审批金额超2700亿元 已投放近900亿元 [3] 武汉城市更新实践 - 2024年率先成立住房和城市更新局 编制面向2035年专项规划和"十五五"规划 [4] - 研究起草《武汉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 强调整体规划连片推动 [4] - 改造193个城中村累计1517万平方米 改造老旧小区608个 [4] - 构建"中央资金+特别国债+社会资本"多元保障体系 获10亿元中央财政补助 [4] 宜昌创新机制 - 聚焦"居民自主更新"和"污水按效付费"机制创新 [5] - 污水收集服务费30%与污染物收集量等指标挂钩 建立按效付费机制 [5] - 通过地企合作模式引入央企成立"水管家"公司 [5] - 实施"海绵+"方案 推进183个示范项目建设 [5]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时期加快从"投资于物"转向"投资于人" [5] - 加快编制城市更新"十五五"专项规划 [6] - 积极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 [6] - 推进一批城市更新重点项目落地 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建设 [6]
化水为能助力油藏高效开发
齐鲁晚报· 2025-06-30 03:08
水资源管理创新模式 - 公司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构建"三水联供"体系和"一张水网"建设,重构油田开发与水资源管理协同模式[1] - "三水联供"解决方案整合常规水、非常规水和采出水,通过跨区域统筹和技术创新构建全链条用水保障体系[1] - 2023年至今累计保障油田开发用水近700万立方米,节水400多万立方米,助力多家单位获评省级节水型企业[1] 三水联供体系实施 - 统筹协调东营市、滨州市、德州市等地常规水、非常规水及采出水,绘制用水保障水源分布图[1] - 采用管线开口、干渠输送、罐车运输等方式多元化供水,满足不同用水需求[1] - 探索"水务公司+供水分公司+开发单位"三方联合体运营模式,提升区域合规水源保障能力[2] - 2023年以来为12家开发单位、近170口油井提供用水保障服务[2] 一张水网建设成果 - 推进城市与油田供水协同,构建多水源保供、多水厂联供、大环网供水的城市供水格局[3] - "一库两管线"工程建成投运,形成辛安水库、纯化水库联供耿井水厂模式[3] - 建成仙河水厂海孤DN800玻璃钢管线,实现黄河北仙河—孤岛—河口联通供水[3] - 东营主城区六个水厂联供格局已形成[3] 专业化水务服务 - 提供水平衡测试、管网检漏、用水管理、DMA等"水管家"服务[5] - 协助石化总厂完成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协助多家单位完成省级节水型企业创建[5] - 《孤岛采油厂管网漏损治理合同节水管理项目》入选水利部典型案例[5] - 2024年累计为油田节水231万立方米[5] 技术平台建设 - 承接建设的油田水资源管控平台即将投入使用,可动态监控水资源、精准管控能效指标[6] - 为11家直属单位编制计量、管网改造方案[5] - 采用市政供水、采出水、再生水、微咸水等多种水源解决开发单位用水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