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滴共助
icon
搜索文档
水滴公司参与医疗慈善政社协同座谈会 分享“水滴共助”实践案例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05:51
会议背景 -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广州社区慈善与医疗慈善政社协同座谈会 参会方包括政府部门及水滴公司等机构代表[1] - 会议包含经验分享和慈善专题调研活动 重点关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慈善工作开展情况[1] 广州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 广州作为全国慈善公益活跃地 具备深厚慈善文化底蕴和创新实践基础[2] - 广州市打造社区慈善"四驱善治"模式 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探索慈善与基层治理协同路径[2] - 广州市慈善发展基础厚实目标明确行动有力成效显著 社区慈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 政企社合作经验丰富[6] 政社合作模式 - 政府与社会组织紧密合作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6] - 通过政府主动引导企业积极作为慈善组织有效作为 共创慈善事业发展新局面[6] - 广州提出打造慈善之城目标 期望创造可复制经验起到先行示范作用[6] 企业参与医疗慈善实践 - 水滴公司通过"水滴共助"项目参与医疗慈善帮扶 该项目是民政部指定水滴筹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后的首个政社合作项目[7] - 项目在广州市民政局指导下 依托"穗救易"救助服务品牌引入水滴筹产品服务能力 为广州市户籍医疗负担重的重病患者提供救助帮扶[7] - 水滴筹平台将继续与民政医保卫健部门及医院对接建立协同机制 扩展服务边界优化服务模式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因病救助服务工作[7]
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成立 水滴筹当选副主任委员单位
环球网· 2025-07-11 06:44
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成立 - 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在京成立 中央网信办财务局局长梁立华当选主任委员 腾讯公益 阿里巴巴公益 水滴筹等当选副主任委员单位 [1] - 会议通过《中国慈善联合会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并发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 [1] - 数字慈善工作委员会将发挥枢纽与创新功能 推动数字技术转化为慈善资源 促进数字经济与慈善事业融合 [3] 水滴筹业务进展 - 水滴筹平台已帮助347万大病患者筹款688亿元 获得4.75亿爱心人士支持 [5] - 公司与广州民政联合启动"水滴共助"项目 实现政府救助与个人求助"多元共助"新模式 [5] - 平台建立"技术+人工"多重审核机制 与平安银行合作设立资金专户保障资金安全 [6] 行业自律规范升级 - 水滴筹等平台签署《个人大病求助互联网服务平台自律公约》 承诺加强自律管理与风险防范 [6] - 三家头部平台将制定服务顾问执业资格标准 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与合规培训体系 [9] - 行业推动建立跨平台黑名单制度 对虚假筹款等行为实施联合惩戒 [10] 政策倡议发布 - 中国慈善联合会联合水滴筹等平台发布《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自律倡议书》 强化从业人员标准与黑名单制度 [9] - 倡议书要求建立失信主体认定标准 形成"一处失信 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 [10]
水滴筹与广州民政联合启动“水滴共助” 一键申请让大病救助更精准
环球网· 2025-06-26 06:45
项目概况 - "水滴共助"项目是水滴筹被指定为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后的首个政社合作项目,标志着个人求助与政府救助深度衔接的"多元共助"新模式 [1] - 项目以广州"穗好办"平台为基础,为广州市户籍因病导致自负医疗费用较大的重病患者或特殊就医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救助服务 [1] - 线上通过"穗好办"平台实现"一键"申请救助,线下以"穗救易·共助空间"为载体建立救助服务团队,提供上门或医疗机构驻点服务 [1] 项目进展 - 启动后已有4名广州户籍困难患者通过民政救助网络申请救助 [2] - 计划持续深化政社协同,建立数据共享、项目共建、群众共帮的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 [2] - 广州市民政局强调需打造多元参与救助格局,促进资源共享与互补,提升救助服务质量和效能 [2] 公司战略 - 水滴筹自2016年上线后持续完善救助模式,与政府、慈善组织、医疗机构探索帮扶衔接机制 [3] - 已在浙江、海南等地开展政社协同救助探索,2024年底成为民政部指定的个人求助网络服务平台 [3] - 未来将助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共助"模式,强化行业规范化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