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

搜索文档
水的礼赞 颂的升华
人民日报· 2025-09-29 22:30
历经5年打磨,民族管弦乐《江河湖海颂》日臻成熟。作品根植于江苏独特的地理风貌,以"水"为主要 意象,传递"百川归海"的自然哲思,借水的流动与包容,奏响一曲文明颂歌。当乐声叩击心灵,观众不 仅能感受到江河湖海的奔流,更仿佛听见文明的回响。 作品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在于以音乐语言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中国传统哲学观念进行当代 转译。各乐章既有长江、黄河般的磅礴气势,亦有太湖、西湖般的诗意境界。彭家鹏以精准的指挥语 言,平衡各声部的层次与张力,既保持传统民乐韵味,又凸显交响化的宏伟气势。在他执棒下,乐团演 绎复杂的节奏叠置与音色对位,通过细腻的音色控制与动态对比,将"水"的万千形态与哲学内涵表现出 来。 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像一条主脉串起各乐章组成的"多样水系"。在"江"章节中,古筝与琵琶以轮指技 法,结合低音声部的持续音型,营造"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历史纵深;"河"乐章用二胡群如泣如诉的旋 律,勾勒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沧桑与奉献;"湖"部分依托箫、笛等吹管乐器,写意描绘江南湖泊的烟波浩 渺;终章"海"调动全乐团音响资源,展现大海的浩瀚与包容。如此结构,承袭交响音乐的严密逻辑,更 延续了中国传统音乐写意传神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