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

搜索文档
在乡村建1000个博物馆:守住乡愁 文化新生 | 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2:32
乡村博物馆建设规模与目标 - 浙江已建成超过1000家乡村博物馆 涵盖红色根脉 非遗技艺 乡村记忆等15个类别 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2] -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馆一体化建设 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龙舟文化的重要窗口[2][7] - 湖州作为最早试点城市 其菰城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唐代以来饮茶方式演变 并展示国际茶文化内容[7] 特色馆藏与文化价值 - 传梭博物馆收藏2.3万多把梭子 来自中国56个民族和20多个国家 体现"手工艺是世界语言"理念[2][7] - 桐乡光影故事馆收藏近百台电影放映机 展示桐乡百年电影放映史 包括浙江首部故事片《人小志大》拍摄史料[5][6] - 龙舟文化博物馆通过传统榫卯结构首饰龙等展品 展现龙舟从传统民俗到现代赛事的蜕变历程[2] 运营模式与创新实践 - 采用多元资金筹措方式 包括非遗保护资金 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自筹和景区村庄建设补助等多渠道[14] - 龙舟文化博物馆开展为期两年市场普及计划 通过赛事 研学 课程开发 文创产品合作等措施积累人流[15] - 传梭博物馆形成综合性非遗工坊 融合展示展陈 研学 住宿 餐饮等功能 综合性收入占比达60%[16] 青年参与与人才培养 - 90后 00后青年在龙舟文化博物馆负责课件设计 课题研究 活动策划和文创开发等核心工作[3] - 90后执行馆长傅梦帆推动传梭博物馆从废弃厂房改造为多功能空间 并获杭州创业未来之星奖项[10][16] - 33岁馆长朱丽虹主持菰城茶文化博物馆 联合非遗传承人创建大师工作室 在日本世博会展示唐代茶艺[7][8] 文化传承与社会效应 - 光影故事馆设计付费体验项目 包括光影书签制作 老放映员倒片体验和自行车"跑片"等特色活动[16] - 菰城茶文化博物馆提供采茶 炒茶体验 以乡土模式让年轻人感受茶文化而非刻意营造距离感[11] - 泽雅造纸专题馆创新引入纸制桌椅盖碗的新茶饮业态 探索博物馆空间商业化利用模式[15]
在乡村建1000个博物馆:守住乡愁 文化新生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2:19
浙江乡村博物馆建设概况 - 浙江已完成建设超过1000家乡村博物馆 分为红色根脉 非遗技艺 乡村记忆等15个类别 成为乡村文化活地图 [2] - 该项目获评2024年度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 是乡村博物馆建设试点省份之一 [2] 博物馆类型与特色 -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采用传统榫卯结构 与亚运会竞赛场馆一体化建设 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2][6] - 传梭博物馆收藏2.3万多把梭子 涵盖中国56个民族和20多个国家 外墙面印有"手工艺是一门世界语言" [2][6][8] - 桐乡市洲泉镇光影故事馆展示百年电影放映史 收藏近百台放映机 包括浙江首部电影故事片《人小志大》相关展区 [5][6] - 菰城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唐代以来饮茶方式演变 设有非遗大师工作室 复原唐代煮茶技艺 [7][10] 运营模式与创新实践 - 采用多元资金筹措方式 包括政府补助 非遗保护资金 企业自筹等多渠道 [12] - 龙舟文化博物馆成立研发部 开展20多场端午主题活动 开发两套研学手册 增加夜间公益服务 [14] - 传梭博物馆转型为多功能非遗工坊 综合性收入占比达60% 融合生产 研学 住宿等业态 [15] - 光影故事馆设计付费体验项目 如制作光影书签 老放映员倒片体验 差异化安排短片与全片放映 [15] 青年参与与文化传承 - 90后 00后参与龙舟文化博物馆的课件设计 课题研究和文创开发 [3] - 90后执行馆长傅梦帆推动传梭博物馆连接手工艺人与乡村故事 获杭州创业未来之星奖项 [8][15] - 33岁馆长朱丽虹通过乡土模式推广茶文化 组织采茶炒茶体验 消除文化距离感 [7][10] 社会效益与文化价值 - 乡村博物馆保存"消失中的记忆" 如电影放映职业 传统纺织工艺等 减缓文化消失速度 [5][8] - 博物馆成为研学平台 吸引电影学者 大学生和外国客商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6][7] - 体现"一村一馆一品"特色 如瓯海区植入在地文旅产品介绍和产业优势推介 [10]
位置、展陈、活动贴近生活与大众 这些博物馆,服务更多元(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6-27 21:47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 近年来各地涌现出一批在位置、展陈、活动上贴近生活的博物馆,使群众获取知识、感触文化的渠道更多元、更便捷、更亲切 [1] 乡村博物馆发展现状 -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溪口村打造了传梭博物馆、农历博物馆等10个乡村博物馆,形成"一村十馆"格局 [2][3] - 传梭博物馆收藏2万多把来自世界各地的梭子,配套开设非遗纺织主题民宿、研学工坊等体验项目 [2] - 农历博物馆是国内首座以传统历法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展出200余件与节气物候、农耕文化相关的藏品 [2] - 乡村博物馆带动观光游览、促进文旅融合,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并吸引专业人才设立特色文化空间 [3] 风筝博物馆运营情况 -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是国内首座风筝艺术类专业博物馆,展陈千余件来自民间生活的风筝 [4][5] - 博物馆选址市中心黄金地段,与周边景观串联成风景线,今年已接待游客50余万人次、研学团队130多个 [5][6] - 设置VR体验区和手工制作区,超过1万名师生参与动手造风筝活动 [6] 大学博物馆特色 - 四川大学博物馆新馆展厅面积近1万平方米,藏品涵盖8万余件人文类文物及近百万件动植物标本 [7] - 常设展览包括基本陈列、自然专题展、艺术专题展,展示西南地区历史文化及科研成就 [7] - 举办"自然的肖像"展览汇集全球320件博物绘画艺术珍品,促进跨国文化交流 [8] - 开展研学和社会教育活动如上巳节传统文化体验、科普活动等,推动知识文化大众传播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