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闭环平台

搜索文档
机器人、低空持续火热,一星机器人种子轮融资数亿元|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4 08:09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持续火热 低空经济备受关注 芯片与半导体赛道热度不减 [1] - 科技与制造行业是资本关注重点 低空经济赛道备受青睐 [1] - 生物医药在医疗健康领域表现稳健 [1] 投融资总体情况 - 报告期内发生24起融资事件 其中21笔披露金额 总规模约30.496亿元人民币 [2] - 广东省完成8笔融资 北京市完成5笔融资 浙江省完成3笔融资 [4] - BV百度风投完成3笔投资 深创投完成2笔投资 主要聚焦科技与制造及医疗健康领域 [5] 科技与制造领域融资 - 芯片/半导体赛道完成4笔融资 金额超2.4亿元人民币 [3] - 机器人赛道完成3笔融资 披露金额超4.8亿元人民币 [3] - 微分智飞完成近2亿元Pre-A轮及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东方富海 洪泰基金 华映资本 深创投等 [31] - 一星机器人完成数亿元种子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BV百度风投 同创伟业等 [33] - 灵明光子完成C3轮融资 专注于dToF传感芯片和系统解决方案 [26] - 北极芯微完成超亿元A轮融资 由招银国际领投 专注于深度传感与微光成像芯片设计 [41] - 磐盟半导体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由银河资本领投 专注于半导体级硅片生产 [47] - 青昀新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 由元禾璞华领投 专注于高端特种材料 [35] - 云枢智航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于低空经济eVTOL研发 [43] - 禄海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 专注于半导体电子陶瓷材料 [28] - 塑新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系列融资 专注于生物酶法回收聚氨酯材料 [24] - 星火空间完成5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专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发 [29] - 清力技术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由深圳前海方舟领投 [39] - 麦麦科技获过亿元Pre-A轮融资 专注于AI农业大模型研发 [37] - Teable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真格基金 BV百度风投等 [45] - 生数科技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由博华资本领投 专注于多模态通用大模型 [49] 医疗健康领域融资 - 恩瑞恺诺完成逾2亿元A轮融资 由深创投 松禾资本等共同领投 专注于细胞新药研发 [12] - 华龛生物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家机构 专注于3D细胞智造平台 [14] - 美央创新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广州高新区集团等 专注于智能化医疗平台 [16] - 凯瑞医疗完成Pre-A+轮融资 由华西银峰投资 专注于智能采血机器人 [17] - 医鹭久歌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由永丰县母基金和梅花创投投资 专注于医疗器械出海 [18] - 甘草医生完成新一轮融资 由普华资本领投 专注于互联网中医服务 [19] - 弘星相和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由北极光创投领投 专注于创新靶点研发 [20] - 中科菁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由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投资 专注于生物表面活性剂 [22] 消费服务领域融资 - 麒麟燚完成1860万元A轮融资 由四川智胜资本投资 专注于中式汉堡 [9] - 坚蛋运动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由上海宥世基金及上海动潮投资共同投资 专注于智能健康平台 [7] 相关ETF表现 -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近五日上涨13.14% 主力资金净流入1297.7万元 [52] - 游戏ETF(159869)近五日下跌0.56% 主力资金净流入3789.1万元 [52] - 食品饮料ETF(515170)近五日下跌3.49% 主力资金净流出1867.5万元 [52] - 云计算50ETF(516630)近五日下跌0.06% 主力资金净流出212.3万元 [53]
美央创新科技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推动AI医疗机器人与医疗智能硬件创新
IPO早知道· 2025-09-16 04:09
融资与资金用途 - 公司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广州高新区集团旗下国聚资本 广州产投 万联证券旗下万联天泽 华发集团旗下华金大道 武汉市江夏科技投资集团 南方美谷 松霖科技 [2] - 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加速注册临床推进 核心技术迭代 规模化产线与质量体系建设以及国内外合规与市场拓展 [2] 技术路线与战略定位 - 公司锁定AI+多能量源智能硬件路线 集成高精度成像和多模态人工智能分析处理 智能光电作用与精密注射等多维感知与执行能力 [3] - 技术实现从微米级精准干预到实时自适应调控的飞跃 重塑医美抗衰领域并开启皮肤软组织治疗智能化新纪元 [3] - 战略与国际前沿趋势高度契合 定位于全球竞争中的技术制高点 [3] 核心技术优势 - 自主研发智能化闭环平台 集成智能成像诊断 智能能量源发生器设计与控制 精准量效调控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 [6] - 平台融合光电机器人 注射机器人 三维视觉与AI中枢 整合等离子 激光 射频 超声等多能量源矩阵 [6] - 具备微米级精度控制 经过生物相容性验证 力学特性与人体软组织无缝契合 [6] - 推出自适应深度学习算法与动态能量优化技术 有效抑制组织反应与能量散射 [6] 研发成果与认证 - 三类医疗器械已获美国FDA认证 并在多家三甲医院完成严谨临床试验 [6] - 申报近百项中外专利 填补多项国际技术空白 [6] 产能与生态布局 - 建成上万平方米GMP级生产基地与AI数据处理中心 实现从原型设计到量产交付的闭环可控 [9] - 形成软硬一体的通用技术底座与模块化产品族群 涵盖感知与决策 执行与安全 工程化能力 合规体系 [9] 政策环境 - 2025年国家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医疗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提出强化AI算法创新 多模态感知融合及临床应用落地 [10] - 政策鼓励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与个性化治疗系统研发 与公司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10] 团队背景 - 团队凝聚来自临床医学 航空航天 精密仪器设计制造 人工智能 医学图像等多领域专家型人才 深耕专业领域15年以上 [5] - 团队成员兼具科研深度与产业化经验 与国内外临床与产业伙伴保持长期协作 [5] 发展愿景 - 公司坚持以智能化与临床需求为双引擎 致力于打造可规模化 可追溯 可验证的医疗级智能硬件产品矩阵与服务体系 [5] - 未来将持续强化AI技术与创新性智能硬件 精密仪器设计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 助力中国医疗智能硬件在全球实现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