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星基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卫星上天”七年后 这家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仍难盈利
经济观察网· 2025-09-10 10:11
"卫星上天"七年后,国内第二大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仍未实现年度盈利。日前,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下称"国星宇航")在港交所更新招股书及财务信息,该公司于2018年底发射首颗AI应用卫星, 近7年时间过去,公司2024年净亏损额为1.77亿元。 聚焦AI卫星 布局太空算力"星算"计划 据8月25日披露的招股书,国星宇航业务重点在于卫星与相关服务以及星基解决方案,公司以商业航天 及人工智能为核心优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收入计,国星宇航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 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 从国新宇航披露的财务数据看,公司总营收由2022年的1.77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5.07亿元,并进一 步增加至2024年的5.53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为2.41亿元。总营收中,星基解决方案的收入, 2022年、2023年、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为1.02 亿元、4.60 亿元、4.40 亿元及1.18亿元。 在净利润方面,2022—2024年,公司分别录得亏损净额9090.7万元、1.39亿元、1.77亿元及1.92亿元。对 于持续亏损原因,国星宇航表示主要源于公司 ...
锚定AI智算卫星 国星宇航打响天算赛道“先发之战”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12:16
公司技术发展 - 2018年1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应用卫星 [1][2] - 2024年2月发射中国第一颗AI智算卫星 搭载自主研发高性能星载智算系统 实现海量数据在轨实时处理 [1][2] - 2025年5月成功发射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星座 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 星座具备5POPS太空计算能力 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100Gbps [1][3] -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2022年4582万元 2023年5348万元 2024年1.42亿元 [3]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022年1.77亿元 2023年5.08亿元 2024年5.53亿元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76.6% [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2.41亿元 同比增长65.1% [4] - 收入结构显著变化 卫星及相关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29.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50.6% 星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58.0%变为48.9% [5] - 客户集中度较高 2025年上半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98.4% 最大客户收入占比49.7% [5] 行业市场前景 - 中国卫星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827亿元增长至2029年2661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26.3% [9] - AI智算卫星相关市场份额将逐步提升 [9] - 商业航天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各地出台多项支持政策 [9]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推动卫星技术与行业需求深度融合 [8] 公司战略规划 - 推进"星算计划" 建设由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 [8] - 计划2028年前发射首批100颗AI智算卫星 2025年20颗 2026年30颗 2027年45颗 2028年60颗 [8] - 2025年7月完成"星算"计划首个太空计算用户交付 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 [6] - 未来将加速开拓太空计算生态 深化计算卫星研制组网与空间智能应用落地 [7] 行业竞争地位 - 以2024年收入计 在管理卫星行业全价值链的所有中国民营商业航天公司中排名第二 [1] - 国内多家民营企业正加大AI计算卫星领域投入 推动技术快速迭代 [8] - 作为行业先行者 在技术、市场及品牌方面具有优势 [9]
国星宇航港股IPO:亏损逐年扩大累亏6亿 “80后”创始人年薪千万 原最大客户陷造假风波 67亿估值是否泡沫?
新浪证券· 2025-08-27 09:38
上市申请与募资计划 - 公司于8月25日第二次向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由国泰君安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1] - 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深圳中心 提升研发能力 选择性战略投资及收购 偿还银行借款及收购总部大楼 以及营运资金[1] 财务表现与亏损情况 - 2022年至今累计亏损6亿元[1][6] - 2022年营业收入1.77亿元 2023年5.08亿元 2024年5.53亿元 2025年上半年2.41亿元[6] - 2023年营收同比增长186.07%[2]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65.11%[6] - 2022年净亏损9090.7万元 2024年扩大至1.77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1.92亿元[6] - 亏损主要受研发开支 卫星及相关服务毛利率波动及管理费用影响[6] 研发投入与外包情况 - 2022年研发开支4580万元 占收入25.8% 2023年5350万元占10.5% 2024年1.42亿元占25.7% 2025年上半年9770万元占40.5%[6] - 外包研发开支逐年上升:2022年809.7万元占研发开支17.7% 2023年1572.8万元占29.4% 2024年6103.8万元占43%[2][7] - 公司未在招股书中对研发外包作出解释[2][7] 业务模式与毛利率 - 业务分为卫星及相关服务 星基解决方案两大板块[7] - 星基解决方案利用灵境引擎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及数据处理技术 将卫星遥感数据转化为三维数字模型[7] - 报告期内毛利率波动剧烈:2022年25.4% 2023年14.0% 2024年38.0% 2025年上半年10.1%[8] - 卫星及相关服务毛利率:2022年32.20% 2023年-107.10% 2024年12.40% 2025年上半年-6.60%[8] 卫星交付与发射成本 - 2022年交付2颗卫星 发射成本1000万元 平均每颗500万元[10] - 2024年交付6颗卫星 发射成本3290万元 平均每颗548.33万元[10] - 2025年上半年交付10颗卫星 发射成本6420万元 平均每颗642万元[10] - 已取得26颗AI智算卫星客户订单 合约总价值6.4亿元 平均每颗定价2460.38万元[13] - "星算计划"由2800颗AI智算卫星组成 首批100颗计划2028年前发射 平均售价估计约1290万元[13] 融资历史与估值 - 2019年1月至今完成10轮融资 融资金额合计18.58亿元[3] - 投后估值从天使轮0.95亿元增长至最后一轮67.63亿元 增幅70余倍[3] - 股东结构呈现市场化与国资融合特征 投资方包括电子科技大学旗下成都电科 深创投 洪泰基金 泰山城建 青岛海发等[5] 客户集中度与风险 - 2022年五大客户收入占比77.4% 2023年56.1% 2024年77.5% 2025年上半年98.4%[18] - 2022年最大客户占比49.2% 2023年21.5% 2024年31.3% 2025年上半年49.7%[18] - 2022-2024年五大客户中重叠客户仅一家[18] - 2023年最大客户恒信东方贡献营收21.5%[2][23] - 恒信东方2025年8月12日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23] 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 - 创始人陆川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薪酬总额3767.9万元 其中非现金股权激励安排3262.7万元[14] - 陆川是唯一享受股权激励计划的管理层 2022年至今借此共获利超3000万元[1] - 五名最高薪酬人士(非董事)2022年薪酬总额1164万元 2023年4027.3万元 2024年8048.7万元 2025年上半年4427.7万元[16]
国星宇航招股书解读:营收激增65.1%,净利润亏损扩27.21%
新浪财经· 2025-08-26 00:52
业务概况 - 公司专注商业航天领域 业务覆盖卫星全生命周期 涵盖设计研制 发射 运营及解决方案提供 [2] - 公司经营两条业务主线 卫星及相关服务包括有效载荷 平台及整星研发 专注低轨AI卫星研制运营 星基解决方案依托卫星遥感数据和AI算法为多行业定制方案 [3] - 公司自2024年起逐步精简非核心业务 聚焦卫星与相关服务 星基解决方案两大核心业务 [3]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长显著 2022-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达76.6% 2022年营收1.774亿元 2023年增至5.075亿元同比增长186.08% 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5.535亿元同比增长9.06% [4] - 2024年上半年营收1.46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增至2.413亿元 增幅达65.1% 增长主要得益于星基解决方案客户拓展 高价值合同获取及AI卫星收入确认 [4] - 净利润持续亏损 2022年净亏损0.909亿元 2023年亏损扩大至1.393亿元同比增长53.25% 2024年亏损进一步增至1.772亿元同比增长27.21% [4] - 2024年上半年亏损1.98亿元 2025年上半年亏损1.92亿元 亏损主要源于较高研发开支 卫星及相关服务毛利率波动及较高管理费用 [4] 盈利能力指标 - 毛利率波动较大 2022年毛利率25.4% 2023年降至14.0% 2024年回升至38.0%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9.5% 2025年上半年为10.1% [5] - 2023年卫星及相关服务毛损率达107.1% 主要因卫星发射成本高 定价低及制造销售成本高 2024年该业务毛利率恢复至12.4% [5] - 星基解决方案毛利率相对稳定 在12.4%-44.8%之间波动 [5] - 净利率持续为负 2022年净亏损率51.2% 2023年为27.4% 2024年为32.0% 2024年上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率均高达79.6% [5] 收入结构 - 收入构成变动明显 2022年星基解决方案收入占比58.0% 卫星及相关服务占比29.5% 其他服务占比12.5% [6] - 2023年星基解决方案占比90.7%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卫星及相关服务占比降至0.6% [6] - 2024年卫星及相关服务收入占比回升至16.4% 星基解决方案占比79.7% [6] - 2025年上半年卫星及相关服务占比50.6%首次超过星基解决方案的48.9% 显示业务结构不断调整 [6] 运营风险 - 客户集中度高 2022-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 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77.4% 56.1% 77.5%及98.4% 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9.2% 21.5% 31.3%及49.7% [9] - 供应商集中度高 同期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29.9% 60.5% 64.3%及73.8% 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10.3% 36.3% 31.0%及36.1% [10] - 存在关联交易风险 四川停碳在2022-2024年既是客户也是供应商 公司向其销售智慧停车解决方案同时采购相关软件 [6] 行业地位与竞争 - 按2024年收入计 公司在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八 市场份额为2.0% [8] - 在管理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中排名第二 [8] - 整体市场竞争激烈 公司需不断提升实力巩固市场地位 [8] 公司治理 - 股权结构集中 陆博士通过相关实体控制已发行股份总数47.09%的投票权 为公司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11] - 核心管理层经验丰富 创始人陆川博士拥有近20年人工智能 航天及通信工程经验 管理团队在空间技术应用 投资和管理等方面经验丰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