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时速200公里级刚性接触网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高铁电气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厂育:“硬科技”要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标签
中国基金报· 2025-09-28 04:47
公司定位与发展战略 - 公司为科创板上市的首家中国中铁旗下企业 定位"硬科技"核心 以技术创新为根本驱动力 成长为国内轨道交通供电设备领域龙头企业 [2] - 通过"研发投入筑基 核心技术突破 成果转化落地"闭环模式强化硬科技属性 探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新路径 [2] - 未来将依托科创板平台优势 加大研发投入攻坚前沿技术 使硬科技属性成为高质量发展核心标签 [2] 研发投入与人才建设 - 将研发投入视为硬科技属性"生命线"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5.17%同比提升0.21个百分点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3.95%重点投向高铁牵引供电与智能运维领域 [3] - 构建"高层次人才+核心技术团队+青年研发梯队"人才体系 拥有电气化领域专家5名 拔尖人才13名 组建专项技术攻关小组 [3] - 截至2025年6月累计拥有有效知识产权355件 其中发明专利79件(含PCT3件) 软件著作权8件 [3] 技术突破与创新成果 - 自主研发时速200公里级刚性接触网技术 突破弓网动态仿真优化与轻量模块化结构设计两大核心方向 同步研发高速刚性悬臂支撑装置与轻质高速膨胀接头等核心部件 [4] - 基于产品数据库与人工智能算法研发高精度高可靠性接触网设备试验监测系统 实现运行状态实时感知与智能分析 [5] - 技术突破助力实现"全制式 更高速 智能化 上下游协同"技术引领 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 [5] 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 - 坚持"研发—转化—迭代"产业化逻辑 联合中铁二院 西南交通大学等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推动技术成果向产品转化 [8] - 新一代高铁接触网 跨座式单轨等产品出口至印尼雅万高铁 墨西哥蒙特雷4号线和6号线 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等项目 [8] - 完成科技产业园建设 建成简统化接触网产品 复合轨产品 高强度防松紧固件 铝合金低压铸造等柔性智能化生产线 [8] 财务表现与产能提升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3亿元同比增长24% 归母净利润281.39万元同比增长34% [8] - 通过产能提升与制造技术突破实现产业化落地 [8] 绿色生产与产业链协同 - 将绿色理念贯穿生产制造全链条 推行"全生命周期绿色设计" 采用锌—铝—复合稀土合金技术与无铬钝化工艺杜绝重金属污染 [9] - 立足轨道交通电气产业链核心枢纽地位 联动上下游企业 建设单位及高校科研力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生态 [9] 未来发展规划 - "十五五"期间以"资产+资本+科技"三轮驱动高质量发展 以自主创新和资本运作为双引擎打造产业新格局 [11] - 四项规划包括:保持轨道交通供电装备领先优势 新兴业务提质升级 搭建智能化产业化平台 开拓绿色低碳装备新产业 [12] - 最终实现"一业为主 相关多元"产业发展格局 打造世界一流牵引供电装备制造商和系统方案服务商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