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综合服务

搜索文档
白云机场: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证券募集说明书(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更新版)
证券之星· 2025-09-01 16:18
文章核心观点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发行价格为7.60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60,000.00万元,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1] - 本次发行已通过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议,尚需上交所审核通过及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后方可实施 [1] - 发行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不变,股权分布仍符合上市条件 [3] 发行方案要点 - 发行价格为7.70元/股,后因2023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0747元)调整为7.63元/股,又因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每股派现0.157元)进一步调整为7.60元/股 [1] - 发行数量将根据募集资金总额和发行价格确定,计算至个位数并向下取整 [1] - 发行对象为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8个月内不得转让 [1] 行业管理体制 - 民航行业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民航局为最高管理机构,下设地区管理局和安全监督管理局 [11] -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负责国际航空运输规则统一和跨国清算服务 [11] - 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现有会员594家,会员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达到全国总量的99%以上 [13] 行业发展状况 - 2024年全球航空客运总量同比增长10.4%,比2019年高3.8% [18] - 2024年中国民航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17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30亿人次、货邮运输量898.1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0%、17.9%、22.1% [18] - 我国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期间总投资达4,608.00亿元,新建、迁建运输机场43个 [20] 行业竞争格局 - 我国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唐和珠三角三大机场群 [20] - 2024年旅客吞吐量前10位机场合计吞吐量5.78亿人次,占全行业39.62% [25] - 2024年货邮吞吐量前10位机场合计吞吐量1,345.00万吨,占全行业67.04% [25] - 2024年飞机起降架次前10位机场合计起降391.87万架次,占全行业31.60% [26] 公司行业地位 -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机场之一 [26] - 2020-2023年旅客吞吐量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24年全国第二 [26] - 2020-2023年飞机起降架次连续四年全国第一,2024年全国第二 [26] - 2024年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三 [26] 公司业务模式 - 主要业务分为航空服务业务和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33] - 航空服务业务包括飞机起降相关服务和旅客过港相关服务 [33] - 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包括特许经营权业务、租赁业务、地面运输业务和广告业务 [34] 财务表现 - 2022年营业收入397,095.99万元,归母净利润-107,120.46万元 [5] - 2023年营业收入643,086.83万元,归母净利润44,190.57万元 [5] - 2024年营业收入742,359.72万元,归母净利润92,584.75万元 [5]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372,604.62万元,归母净利润75,004.59万元 [5] 发展战略 - 以培育世界一流机场管理公司为远景,提升航空枢纽能级、打造四型机场示范 [37] - 致力于完善安全管理体系,2024年已实现第32个安全年 [38] - 持续推进智慧机场建设,开展数字化员工、无人驾驶等新技术应用研究 [26]
白云机场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50亿元 同比增长71.32%
证券日报网· 2025-08-20 12:45
财务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26亿元,同比增长7.68%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71.32% [1] - 成本增幅低于收入增幅2.63个百分点 [1] - 确认北京沃捷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外收入1.53亿元 [1] 运营数据 - 飞机起降架次同比增长7.03%,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长9.23% [1] - 放行正常率89%,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 客运航班执行率达到94%,同比提升9个百分点 [2] - 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往返频次突破1600架次,覆盖93个国际及地区航点 [2] 业务发展 - 新开或加密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19条,新增"一带一路"重要航点 [2] - 推动每周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班往返频次突破1600架次 [2] - 入境外籍旅客约141万人次,同比增长41% [2] 基础设施与服务 - 拥有全球机场中面积最大单体航站楼,三条跑道 [1] - 提供航空服务业务及航空性延伸服务业务 [1] - 实施24/240小时过境免签、直接过境免办边检手续等政策 [2] - 协同多方力量优化国际航空枢纽机场简化手续 [2] 战略规划 - 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机场建设,构建"全球航空交通圈" [2] - 为大湾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提供核心支撑 [2] - 推动中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2]
2025年机场行业分析-联合资信
搜狐财经· 2025-06-03 10:34
行业概况与分类体系 - 机场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核心基础设施,具有战略性和公益性,建设和收费受民航局严格监管 [1][6] - 截至2024年末境内民用运输机场达263个,按业务量分为三类:一类1级(北京首都、上海浦东、广州)、一类2级(深圳、成都、上海虹桥)、二类(20个机场如昆明重庆等)及三类机场 [1][6][7] - 收入结构分为航空性业务(起降服务等公益性业务)和非航空性业务(广告租赁等收益性业务) [1][7] 政策环境与发展导向 - 航空性业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非航空性业务逐步市场化推动收入结构优化 [2][8] -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指导意见明确"3+7+N"体系(3大枢纽:北京上海广州;7大枢纽:成都深圳等;N个区域枢纽),2025年基本成型2035年全面建成 [2][9][11] - 支线航空补贴办法修订后补贴范围更聚焦方式更灵活,支持中小机场发展 [2][8][10] 行业运行与区域特征 - 2024年全面复苏:旅客吞吐量14.6亿人次(+15.9%),货邮吞吐量2006.19万吨(+19.2%),起降架次1240.05万架次(+5.9%)均超2019年,国际客运恢复至71.2% [2][13][14] - 东部地区领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及成渝机场群贡献全国50.74%旅客吞吐量和69.62%货邮吞吐量 [2][21] - 上海浦东广州白云北京首都位居吞吐量前三,浦东机场重回第一 [2][22][23] 供需格局与竞争态势 - 供给端:"十四五"规划机场增至270个,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广州白云武汉天河等改扩建释放产能 [2][25][26] - 空域资源优化:武汉区域管制中心投运缓解拥堵,北京上海等枢纽高峰小时容量超60架次/小时 [2][27][28] - 需求端:国内出行与航空物流需求旺盛,国际航线恢复及"空铁联运"降低高铁分流影响 [2][31][32] - 竞争格局呈区域垄断,腹地经济与功能定位差异使竞争温和,部分城市通过"第二机场"整合资源 [2][31] 未来展望 - 政策支持行业发展,《"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推动快速发展期,评级展望稳定 [3][33] - 需求端国内客货运常态化增长,国际客运持续修复,产能扩张与空域优化支撑长期发展 [3][33] - 非航空业务市场化进一步提升盈利潜力,行业兼具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增长空间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