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机器人(仿生机器鱼)

搜索文档
可潜入4000米深海!我国最新研制“机器鱼”来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8-17 03:14
核心观点 -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柔性机器人 可在4000米深海实现自主游动并与鱼群互动 驱动技术采用液态材料与柔性结构突破深海高压环境限制 [1][3] 技术突破 - 采用液态材料与柔性电极驱动结构 通过交替通电使塑料收缩形变实现驱动 替代传统电机驱动方案 [1] - 驱动单元能平衡深海极端压力 4000米深海压强相当于成年人承受数百吨重量(约几十辆卡车压力)[1] - 已完成万米海深水压实验测试 后续将进行全海深实地试验 [3] 产品特性 - 仿生机器鱼身长32厘米 重量仅670克 具备轻盈摆动和自如游动能力 [1] - 已多次成功完成4000米深海测试 实现与真实鱼群共游而不引起戒备 [1] 学术认可 - 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14日获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机器人》刊发 [3]
机器鱼“潜入”鱼群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新型柔性机器人
央视新闻· 2025-08-15 15:35
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 - 我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迅猛 应用场景不断拓宽 科研团队正探索深海等新领域 [1] - 哈尔滨工程大学科研团队研制出新型柔性机器人 可在4000米深海游动自如 [1] - 国际权威期刊《科学·机器人》刊发了该团队研究成果 显示技术获得学术界认可 [2] 技术突破与创新 - 新型仿生机器鱼身长32cm 重量仅670g 已多次完成4000米深海测试 [1] - 采用液态材料与柔性结构驱动 解决了深海高压环境下传统刚性材料的变形溃裂问题 [1] - 驱动方式创新:通过柔性电极交替通电 利用塑料收缩形变实现驱动 替代传统电机 [1] - 团队已完成万米海深水压实验测试 即将开展全海深实地试验 [2] 应用场景拓展 - 仿生机器鱼可自然融入鱼群 动作轻盈不惊扰海洋生物 具备生态友好特性 [1] - 技术突破为深海探测、海洋生物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新型工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