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

搜索文档
破解“转化难”,“技术经理人”站上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3 07:08
行业需求与人才缺口 - 技术经理人职业需求增长 受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及政策推动影响[1] - 技术经理人核心职能包括科技成果挖掘 培育 孵化及交易 推动技术从实验室向产业和市场转化[1] - 当前科研人员与技术经理人配比不足100:1 远低于欧洲25:1水平 显示人才缺口巨大[1] 政策支持体系 - 技术经理人于2022年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 2024年中共中央文件明确提出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2] - 上海2024年9月出台《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实施技术经理人专精培育行动[2] - 上海2024年10月出台《上海市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推动科技服务发展[2] 教育体系创新 - 高校正将技术转移方向纳入研究生教育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院即将启动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3] - MTT项目旨在培养懂科技 通金融 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解决行业人才短板问题[3] - 项目聚焦人工智能 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新能源及新材料 航空科技五大行业[3] - 首创学历教育-转化实践-资格认证-资本支持四位一体培养模式[3] 科技成果转化实践 - 高校通过技术转移中心搭建技术+产业+投资三方交流平台 推动实验室成果转化[4] - 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已推动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 人工智能 新材料新能源 医工交叉等领域项目与产业及资本对接[4] 行业核心挑战 -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专业人才缺乏 早期投资项目风险高及退出难 高校与市场存在信息与机制壁垒等问题[1] - 构建完善金融机制与专业化服务链条成为解决行业问题的关键[1]
第八届中国与发展国际学术年会在沪召开 全球经济学家共议“未来四年的全球性挑战”
搜狐财经· 2025-06-13 03:32
全球经济与中国发展 - 2025年是美国新一轮四年政治周期的开端,也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中期节点 [1] - 第八届中国与发展国际学术年会主题定为"未来四年的全球性挑战",旨在探讨中国和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为改革和开放提供政策建议 [1] - 年会邀请了多位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发表主题演讲,吸引了200余位听众出席开幕式 [1] 商学教育范式改革 -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推出中国首个"技术转移硕士(MTT)"项目,培养兼具科研转化能力与商业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7] - 学院实施"纵横交错,知行合一"发展战略,推进以"行业研究"为抓手的商学教育范式改革,要求教师深入产业一线,将学术理论与企业实践结合 [7] - "行业研究"已在学院多个学科落地,未来希望通过跨院校经验分享推动商科教育更贴近现实需求 [7] 城市收入空间分布研究 - 研究团队基于全球133个城市(涵盖26个发展中国家)的微观通勤数据,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在城市内收入空间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 [10] - 低收入地区城市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增加而显著下降,形成陡峭的"收入梯度",而发达国家城市收入分布更平缓,甚至出现"富人住郊区"的逆梯度现象 [10] - 研究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警惕"空间置换效应",即改善郊区交通可能导致富人向郊区迁移,推高房价并挤压低收入群体生存空间 [10] 中国土地发展模式 - 中国土地发展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在推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积累了结构性矛盾 [11] - 当前关键是避免"休克式转轨",通过渐进式改革(如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完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实现平稳过渡 [11] 全球化与AI技术影响 - 全球化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收入提升作用更大,但劳动力流动障碍限制了内陆地区人口获取沿海发展机会 [18] - AI技术发展与服务业发展互补,基础教育中AI的可得性存在巨大区域间差异,部分地区缺乏基本网络设施 [18] - 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分布有重要影响,教育资源在不同区域间的分配是一个重要课题 [17] 经济学研究未来 - 中国经济学研究越来越被国际主流认可,国际期刊欢迎展示有趣制度特征或自然实验的研究 [19] - 学者需要与政策制定者多交流,研究需结合各国特殊制度背景,谨慎照搬"标准"经济学模型 [19] - 中国与发展国际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八届,累计超过700位全球学者报告研究成果,成为经济学界高端学术研讨会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