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戗面馒头
icon
搜索文档
西贝冤不冤
虎嗅APP· 2025-09-12 15:08
事件背景 - 罗永浩于9月10日通过微博引发西贝舆论风波 随后在11个平台开启直播 主题为预制菜透明化和消费者知情权 [2] - 罗永浩直播中指责西贝团队不专业 并称90%以上舆论支持自己 [2] -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事件中表现出委屈与激愤 与罗永浩的淡定形成鲜明对比 [2] 争议焦点:价格与价值认知 - 贾国龙多次公开表示"西贝贵"是餐饮界最大冤案 对市场评价深感不解 [5] - 数据对比显示西贝人均消费85.03元 显著高于西北菜品类其他连锁品牌(九毛九人均54.91元 其他品牌区间24-55元) [5] - 罗永浩直播中对比西贝21元戗面馒头与黑珍珠餐厅16元肉馒头、米其林两星餐厅28元包子 直指价格"离谱" [5] 品牌商业模式分析 - 西贝商业模式本质为情绪价值驱动 消费者购买的是放心健康有温度的品牌承诺而非具体菜品 [6] - 通过绑定儿童餐、健康营养、食材好等关键词维系高客单价品牌叙事 [6] - 品牌叙事建立在消费者对非预制、现制认知基础上 [6] 预制菜行业现状 - 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3年内翻一番 [8] - 2024年3月六部委联合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食品、馒头等 [9] - 大众认知中预制与非预制已成为最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抵制范围逐渐扩大 [10] 行业深层矛盾 - 餐饮行业面临低毛利、高成本、提效手段有限的现实困境 [11] - 贾国龙曾直言"未来餐饮企业就是高效率打败低效率" [11] - 技术与消费者期待存在严重错配 消费者只关心前台体验而非后台效率 [11] - 行业普遍存在主打"现制"概念却悄然引入预制组件的现象 [11] 解决方案探索 - 老乡鸡案例:主动公开119个正餐菜品加工等级 划分餐厅现做(70.6%)、半预制(27.7%)和复热预制(1.7%)三类 [11] - 消费者并非完全拒绝预制菜 而是拒绝宣传错位 知情权意义上的透明披露可获得认可 [12] - 未来成功品牌未必是预制比例最低的 但一定是信息最透明的 [13] 事件本质 - 争论揭开餐饮行业最隐秘伤口:品牌叙事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断裂 [3] - 暴露出效率与体验、标准化与情感认同之间的深层矛盾 [7] - 实质是餐饮工业化不可逆趋势与消费者对真实透明强烈渴望之间的冲突 [12]
罗永浩的流量刀,划开了贾国龙的尊严“肚子”
虎嗅· 2025-09-12 14:30
事件背景 - 网红企业家罗永浩通过微博和直播平台引发西贝舆论事件 直播覆盖抖音 微博 B站等11个平台 主题为预制菜透明化和消费者知情权[1] - 罗永浩在直播中直接批评西贝公关团队 并称90%以上网友支持其立场[1] - 事件凸显餐饮行业品牌叙事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断裂[2] 西贝定价争议 - 西贝人均消费85.03元 显著高于西北菜品类其他品牌 九毛九西北菜人均54.91元 其他规模超20家餐厅人均在24元至55元之间[3] - 罗永浩对比西贝21元戗面馒头与黑珍珠一钻餐厅16元肉馒头及米其林两星餐厅28元包子 称价格"离谱"[3] - 西贝通过绑定儿童餐 健康营养 食材好等关键词维持高客单价 建立"高品质 健康 家庭友好"品牌形象[3][4] 预制菜行业现状 - 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3年内翻一番[6] - 2024年3月六部委联合通知定义预制菜为加热或熟制后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不包括速冻米面 方便食品 馒头 肉夹馍等[7] - 消费者抵制情绪扩大 预制菜成为重要评价标准 超越传统菜系分类[7] 企业应对策略 - 西贝商业模式被描述为"情绪价值驱动型溢价" 消费者购买品牌承诺而非具体菜品[4] - 老乡鸡公开菜品加工等级 119个正餐菜品中餐厅现做占比70.6% 半预制27.7% 复热预制1.7%[8] - 行业面临效率与信任平衡 预制菜标准化提升出餐速度但引发消费者体验担忧[7][9] 行业影响 - 事件暴露餐饮行业效率与体验 标准化与情感认同之间的深层矛盾[5][9] - 消费者抵制以手作现炒为名行复热预制之实的宣传错位[9] - 信息透明成为解决认知鸿沟的关键 坦白比辩解更有效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