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惯性传感器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敏芯股份(688286):2025H1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压力和惯性产品高速增长,打造MEMS平台型企业显出成效
华福证券· 2025-09-14 08:00
投资评级 - 上调评级至"买入" [6][1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H1实现营收3.04亿元 同比增加47.82% 创历史新高 [3] - 2025H1归母净利润0.25亿元 同比增长171.65% [3] - 毛利率31.64% 同比增加10.21个百分点 [3] - 2025Q2营收1.69亿元 同比增43.89% 环比增25.24% [3] - 2025Q2归母净利润0.22亿元 同比增207.88% [3] - 2025Q2毛利率36.16% 较Q1的25.98%环比大幅提升 [3] 产品线表现 - MEMS压力产品线收入1.33亿元 同比增长67.05% 占比提升至43.83% [4] - 防水气压计产品提升在知名品牌市场份额 并向其他品牌推广 已进入多个品牌新产品选型 [4] - 微差压产品夯实现有市场地位 布局研发新一代产品 [4] - MEMS声学产品开始SNR 72dB以上芯片设计开发 [5] - 尺寸0.56mm*0.56mm MEMS芯片进行工艺优化 已批量出货 [5] - 完成尺寸小于0.7*0.7mm血压计芯片和小于0.5*0.5mm胎压计芯片研发 [5] - 惯性传感器产品收入1975.6万元 同比增长98.82% [5] - 加速度计产品向ODM平板及手机产品逐渐出货 [5] - 控股子公司中宏微宇IMU产品实现客户突破 营收显著提升 [5] - MEMS陀螺仪和ASIC芯片已开始测试迭代 [5] 新兴应用布局 - 作为Rokid Glasses麦克风独家供应商 卡位AI眼镜机遇 [6] - Rokid Glasses销量已突破30万 [10] - MEIZU魅族StarV View AR智能眼镜搭载两颗公司麦克风 [10] - 启动MEMS六维力\力矩传感器研发立项 [11] - 启动三维力\力矩传感器研发立项 用于人形机器人指尖感测 [11] - 启动手套型压力及温度传感器研发立项 [11] - 启动机器人用IMU研发立项 [11]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7.22亿元、9.82亿元、13.21亿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7亿元、0.97亿元、1.53亿元 [12]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02元、1.73元、2.73元 [12] - 2025年PS为7.76倍 相对可比公司12.08倍平均PS被低估 [12]
敏芯股份: 苏州敏芯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17:02
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聚焦MEMS传感器技术突破、产品结构优化及盈利提升 通过多元化产品布局和技术创新实现业绩显著增长[1][4][5] 经营业绩表现 - 报告期营业总收入303.9873百万元 同比增长47.82%[2]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5.1908百万元 扣非净利润21.5254百万元[2] - 综合毛利率31.64% 同比提升10.21个百分点[2][5] - 第二季度单季毛利率达36.16% 创近四年同期新高[5] - 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态势[8] 产品线发展 - 压力传感器产品线收入133.2476百万元 同比增长67.05% 成为最大收入贡献板块[2] - 惯性传感器收入19.756百万元 同比增长98.82%[3] - 加速度计产品实现ODM平板及手机客户出货[3] - 控股子公司中宏微宇IMU产品获客户突破 正研发车载/机器人应用产品[3][6] - 布局MEMS陀螺仪和ASIC芯片 构建全链路惯性产品矩阵[3] 技术创新投入 - 研发投入38.6303百万元[5] - 研发人员179人 占比33.52%[5][7] - 拥有发明专利162项 实用新型专利336项 申请中发明专利287项[5] - 开发高信噪比数字麦克风 部分型号已小批量出货[6] - 布局骨传导声学传感器、六维力传感器、TMR磁传感器等新产品[6] 市场拓展策略 - 深化大客户合作 从单一产品向多品类拓展[6] - 防水气压计产品扩大在知名品牌份额 并向手机应用领域推广[2] - 微差压产品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接触国外品牌客户[2] - 针对AI手机/PC/眼镜需求开发新一代传感器[6] 公司治理与投资者关系 - 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成规范治理结构[9] - 举办超过20场投资者交流活动 发布9份关系记录表[10] - 上证E互动平台问题回复率100%[10] - 设立"敏芯董办"微信公众号加强投资者沟通[10] 资本管理措施 - 回购股份425,399股 占总股本0.7598%[11] - 回购金额15.996百万元 均价37.602元/股[11] - 变更62,694股回购股份用途为注销并减资[11] - 使用闲置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提升收益[8] 管理层持股情况 - 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刚等核心管理层直接持股13.546779百万股 占比24.19%[11] - 通过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985,038股 占比1.76%[12] - 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累计行权14,413股 解锁30,229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