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广发聚泰
icon
搜索文档
十年前就有实力聚齐固收品类的基金大厂,都有谁?
证券之星· 2025-08-05 05:53
行业布局与产品线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10年前已布局短期纯债、中长期纯债、一级债基、二级债基、偏债混合型5类产品的基金公司仅有5家 [1] - 广发基金是早期通过"聚"字系列统一命名的公司,14只产品中有7只为"聚"系列,体现品牌化布局策略 [2] - 广发基金2008年成立首只含权债基广发增强债券,随后陆续推出一级债基广发聚利LOF、广发聚财信用债券等产品 [3] 产品业绩与基金经理稳定性 - 广发聚鑫成立12年累计回报181.10%,年化8.88%,由副总经理张芊持续管理且本人长期持有 [4][12] - 广发聚利LOF和广发双债添利由代宇管理,成立以来净值增长144.59%和76.46%,年化回报6.6%和4.52% [4] - 广发聚源纯债基金10个自然年度全部正收益,吴迪管理期间年度收益均超3.6%,最大回撤不超0.8% [7] 风险分层与策略体系 - "聚"系列构建低波、中波、高波三层产品体系,其中5只产品年化回报超5% [5] - 低波代表广发聚泰近三年净值回报11.80%,最大回撤2.35%,卡玛比率1.61倍同类排名第1 [8][10] - 中波产品广发聚财信用债券可转债仓位均值14.5%,吴敌任职后年化回报5.50%超同类均值4.23% [11] - 高波产品广发聚鑫股票仓位长期接近20%,可转债仓位曾达40%,成立年化8.80%位列同类前二 [12] 团队能力与运营特色 - 广发基金固定收益团队实现"投资、研究、交易"一体化体系,强调人才稳定性和长期培育 [14] - 多只产品十年未更换基金经理,如张芊管理广发聚鑫12年,代宇管理广发聚利LOF超10年 [4][12] - 产品设计注重策略多元性,如广发聚鑫为唯一可投港股的"聚"系列产品,港股仓位保持8%以上 [12]
广发基金宋倩倩:在严控风险基础上追求每一份收益的确定性
上海证券报· 2025-05-11 14:09
基金经理投资风格 - 宋倩倩为典型的交易派基金经理,注重风险意识和对流动性的把控,源于其5年交易员经历和2011-2013年债券熊市经验[2] - 专户投资经历使其擅长在严苛条件下优化投资组合,管理大型机构资金时需满足可投库、集中度、久期、杠杆等约束条件[2] - 投资风格为价值配置+交易增强双轮驱动,通过基本面研究构建核心仓位,同时以高频波段交易捕捉市场定价偏差[3] 产品管理策略 - 广发聚泰采取"纯债打底、转债增强"策略,定位低波"固收+",在宋倩倩管理的14个季度中有12个季度取得正收益,季度胜率达86%[1] - 广发景明中短债以中短久期信用债投资为主,聚焦短融和中票[2] - 广发纯债以信用债投资为主,涵盖中票、产业债、金融债及ABS等创新品种,被42只FOF基金持有,市值达6.13亿元[2][3] 组合构建方法 - 底仓以纯债为主提供贝塔收益,通过利率波段操作与可转债配置增厚阿尔法收益[4] - 重视利率与信用周期的宏观节奏,坚持顺势而为,避免"赌方向"[4] - 个券选择回避信用风险,通过精细化管理捕捉信用利差、期限利差等结构性机会[4] 动态调整机制 - 纯债投资策略强调灵活调整,根据资产相对性价比(信用利差、期限结构、票息等)安排交易敞口[5] - 信用债投资注重胜率与赔率平衡,胜率作为基本面安全垫,赔率决定参与程度[5] - 根据市场估值和风险收益比变化动态增减债券仓位[5] 可转债配置 - 可转债投资首先控制个券跌幅和规避信用风险,其次捕捉估值修复机会[6] - 公司配备专业可转债研究团队,提供精选可转债池并严格把控信用资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