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带钩
icon
搜索文档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文化中华|千年文物记载的“交融密码”
新华社· 2025-08-24 11:22
文物历史价值 - 错金银"丙午神钩"铜带钩为东汉工艺杰作 采用分段铸造与错金银工艺 镶嵌11颗红宝石与绿松石 背面刻有吉祥铭文"丙午神钩君必高迁" 系汉朝赐予夫余国的珍贵礼物 [1] - 汉白玉耳杯由新疆和田玉制成 形制源于周代"羽觞" 与河北满城汉墓玉耳杯相似 证实公元2至3世纪中原王朝与东北地区的文化交流 [2][3] - 八角形契丹文铜镜直径26厘米 厚0.9厘米 镜钮高1.4厘米 铸有五行二十四字契丹小字 镜缘刻汉字"济州录事完颜通" 反映辽金两代文化传承与官府铜料管制制度 [4][5] 瓷器工艺成就 - 定窑白釉梅瓶出土于金代重臣完颜希尹墓 为宋代五大名窑定窑代表作 胎质细腻釉色莹白 体现宋瓷雅淡风格 证实金代上层社会对中原瓷器的推崇 [6] - 官窑青釉贯耳瓶为宋代官窑典范 采用粉青色釉与大开片纹 底足呈黑褐色"紫口铁足"特征 继承汝窑石灰碱釉配方与多次施釉技艺 被列为国家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7] 文化交融特征 - 文物串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脉络 从早期边疆与中原互动到宋代瓷器工艺 体现交往交流交融中创造的灿烂文明 [1][8] - 玉器从西域经中原传入东北 铜镜从辽代传承至金代 瓷器从中原流通至金代贵族墓葬 展现万里流转的文化交融印记 [2][3][4][5][6] - 契丹文字仅流行于贵族阶层 至明代成为绝学 铜镜铭文为研究契丹文字与辽代社会提供珍贵遗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