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对公不良收益权转让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从风险清道夫到价值重构师,平安银行积极探索特殊资产经营模式转型
财富在线· 2025-09-23 09:43
不良资产市场趋势 - 2024年银登中心不良资产挂牌规模约2862亿元 成交规模2258亿元 均同比增长80%以上 [1] - 对公不良平均折扣率18.6% 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 [1] - 特殊资产行业经历结构性变革 资产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房地产及地方政府债务领域蔓延 [2] - 预计未来3年房地产市场每年新增不良近万亿元 [2] 政策法规演进 - 2025年9月审议《企业破产法(修订草案)》 明确管理人法律地位并设立破产保障基金 [3] - 修订草案强化信息披露 增加重整投资人制度 改进表决机制以保障债权人利益 [3] - 2021年2月发布意见强调金融机构对破产程序的参与和支持 [3] 平安银行创新实践 - 通过重组整合 运营盘活 资源注入等方式修复特殊资产价值 [4] - 2020年首创特殊资产专家机制 31位专家参与重大项目 代理案件57件标的金额超340亿元 实现回收超70亿元 [5] - 打造"特资e"平台 注册用户11.3万 包括2625家投资机构及7690名律师专家 [7] - 落地首单对公不良收益权转让产品 发行规模9.8亿元为市场最大 [8] 处置模式转型 - 从传统"打包 打折 打官司"向投行化 结构化手段转变 [8] - 采用"不良+投行" "金融+产业"模式推动资产价值重构 [8] - 角色从"风险清道夫"转变为"价值重构师" [6][8] 科技赋能体系 - 自建智慧特管平台开发20多个智能工具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管理 [7] - 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构建全国资产信息图谱及估值模型 [7] - 与12家法院实现"银法直联"提升处置效率 [7] 生态协同优势 - 依托平安集团13万亿元资产规模覆盖多领域生态资源 [6] - 前端提供资金嵌入和共益债融资 后端通过险资基金实现灵活退出 [6] - 构建包含资金方 资产方 服务方 管理方的特殊资产生态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