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icon
搜索文档
守护绿水青山 多元实践共筑生态环保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8-18 10:39
生态保护政策实施 - 全国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实践落地[1] - 青藏高原作为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3]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强化栖息地保护并探索自然教育与公众参与多元路径[6] 科技应用创新 - 重庆市奉节县启用"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重构水域垃圾防治体系[5]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部署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运用智能红外相机、卫星遥感和无人机技术[6] -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3] 公众参与教育 - 杭州市临安区组织100余名学生和家长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研学活动[2] -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在湟水国家湿地公园举办观鸟亲子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意识[4] - 研学活动包含山间垃圾清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程[2] 区域保护实践 -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3]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现从人进虎退到人虎和谐共生的转变[6] - 三峡库区腹心实施水域清漂工作长效保持河畅、江清、岸洁[5]
新华视点|守护绿水青山 多元实践共筑生态环保新图景
新华社· 2025-08-18 07:54
生态保护政策与科技应用 - 多地通过政策保障、科技支撑与全民行动推动生态保护实践[2] - 重庆市奉节县启用"江清岸洁"智管应用平台重构水域垃圾防治体系[1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运用智能红外相机、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20]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 西藏自治区高原生物研究所构建西藏首个种质资源库保护生物多样性[8] - 青海西宁湟水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观鸟亲子活动增强全民生态保护意识[10][12] - 杭州市临安区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手作体验课培育生态保护理念[4][7] 区域生态保护实践 - 青藏高原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范式[6]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实现从人虎冲突到人虎和谐共生的转变[23] -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现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8] 公众参与机制 - 浙江省组织中小学生参与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垃圾清理及生态体验活动[4][7] - 青海省自然资源博物馆通过亲子活动引导公众走进自然[10][12] - 各地通过科技支撑、公众参与和政策保障绘就生态环保新图景[22]
东北虎豹数量增长、沙漠变绿洲……科技助力 生态蜕变尽显“智慧”底色
央视网· 2025-06-29 08:48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 - 2017年整合19个自然保护地设立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规划面积1 4万平方公里 成为我国东北虎豹历史天然分布区和唯一具有野生定居种群及繁殖家族的区域[1] - 园区内东北虎数量从2017年27只增至70只 东北豹从42只增至80只 发现8个东北虎繁殖家族和10个东北豹繁殖家族 幼崽繁殖成功率显著提升[3] - 主要猎物梅花鹿 野猪 狍子等有蹄类动物种群数量较试点之初增长超一倍 栖息地面积覆盖公园80%以上[3] 生态保护措施与监测体系 - 实施清山清套 打击偷猎盗猎 关停矿业权 修复栖息地 生态补偿 跨境保护等举措[3] - 建成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部署3万台红外相机 采集6500万条数据 监测东北豹3 4万次 发布动物预警1 2万条[5] - 未来将强化科技保护 完善监测体系 防控疫病 优化产业布局 推进跨国保护合作[7] 青土湖生态治理成果 - 通过沙化土地治理108万亩 固定流沙14 3万亩 人工造林17 1万亩 生态输水4 56亿立方米等措施 实现从干涸荒漠到碧波绿洲的转变[8][15] - 采用无人机飞播技术 5 29万亩飞播任务一周完成 自主研发第四代草沙障铺设机效率提升300% 网格精度达5厘米[18][20] - 建立智慧监测平台实时监控病虫害 林地面积及火灾预警 形成"草方格+科技治沙"新模式[20][22]